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研究  学术动态

简讯:MODO主题工作坊之十一:Moralities in Different Societies

作者: 发布日期: 2018-11-13


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系教授Joel Robbins于今年秋季在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研究所讲学3周。2018年11月10上午十时,Robbins教授在法商北楼525会议室开启了他的第场讲座此次讲座还邀请到了云南大学的Jacob R. Hickman教授一同开展。讲座由黄剑波老师主持,中南民族大学陈翔军老师、浙江财经大学卢成仁老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媛老师、南京大学杨德睿老师、上海大学的张巧运老师和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的何瑞雪老师、刘琪老师全程参与讲座和讨论。

讲座伊始Joel Robbins教授以“Where in the World are values?Exemplary Persons and Anthropology of Ethics为主题展开。Joel Robbins教授首先讲到价值观研究应该对伦理学的人类学具有重要意义并讲述价值观对快速发展的伦理学人类学讨论的贡献。除了一些值得注意的例外,人类学家在过去15年左右才开始系统地讨论道德和道德问题,但他们很快就弥补了失去的时间,目前人类学家们正在这一领域进行大量研究。教授遵循涂尔干的观点,将道德事实定义为在人们中唤醒了责任与欲望相结合的道德事实。首先将道德动机与价值观联系起来,然后继续讨论确定价值存在感的一些困难。

教授认为,对于那些不想依赖文化直接提供价值的模型的人,可能会认为价值存在于社会具体的范例中。他将样本定义为以异常完整的形式模拟单个值的实现的表示 ——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见的形式,因为大多数行为都是由不同的价值考虑因素共同驱动的。在建立了这个理论框架之后,接着Joel Robbins教授进一步论证,不寻常的个人有时可以作为关键的社会形式,在这种形式中,价值观的示范性表现形式可以让人们在社会上获得,并且能够在其中引出道德动机。然后Joel Robbins教授通过详细讲述巴布亚新几内亚研究中的几个示例性来说明这一说法。

在结论部分,Joel Robbins教授提到对于几乎每个人来说,日常生活实际上并不是以实现关键价值为标志,而是通过旨在实现更低层次价值或以妥协形式实现多种价值的行动的表现。这就是为什么模范人士和机构在社会生活中如此重要的原因:他们以我们日常经历很少的方式向我们呈现价值观。然后教授进一步指出,这是我们与模范人物和制度中体现的关键价值观相遇,这些价值观赋予我们生活的道德目标和对未来投资的感觉,前进的质量倾向走向对我们继续前进的意志至关重要的善,这对塑造我们的道德动机起了很大的作用。正是在这种模范的人和机构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很难找到的时候,未来的道德投资最有可能动摇。事实上总是有很多价值观,再加上大多数行动都没有完全实现人们认为最重要的价值观,这一事实给社会生活带来了如此多的人类学家的复杂性。放弃秩序和文化的观念。但这种复杂性并不能证明缺乏价值,而是来自它们的存在。最后教授希望能够表达出我们能够在不依赖旧文化观念的情况下思考这种以价值为导向,在道德上具有前瞻性的人类生活方面,而这对于快速发展的道德人类学来说是一个有用的举措。

Joel Robbins教授结束这一精彩演讲后,Jacob R. Hickman教授以“Ancestral Pasts, Ancestral Futures: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Moral Personhood Across the Hmong Diaspora”为主题展开讲座。Jacob R. Hickman教授认为人类学在过去十年中的“道德转向”引发了一系列争论。已经出现的一些关键框架——例如“普通道德”的立场——将其出发点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类学反应,主张道德和道德的有效道义观,这种观点遍及其他学科辩论。教授认为,虽然这些批评在某些方面有助于推进道德人类学,但一个问题是道德实在论(moral realism)似乎已经在批判道义论的祭坛上被牺牲了。然后Jacob R. Hickman教授提出一个道德实在论对人性至关重要的论点,因此必须对社会或社区的道德框架进行任何比较分析。

例如,重要方面的人格基础伦理思想等概念的本体论框架,以及本体论与道德之间的这种关系,为理解对话者的道德世界提供了一种批判性的,如果被忽视的洞察力。为了在人种学上论证这一论点,教授将概述一些来自老挝的苗族难民家庭在生命历程中跨越道德和人格的跨国比较民族志的一些关键见解,其中一些人在泰国永久性地重新定居,而他们的亲属最终在美国。在Nicholas Tapp的作品中,分析了儒家伦理的变化,因为苗族社区面临着城市化和其他戏剧性的社会经济变化,Jacob R. Hickman建立了一个道德实在论框架,他认为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整个苗族侨民的伦理思想和实践是如何变化的,因为苗族适应了他们迁移过的社会中截然不同的社会背景。虽然“道德转向”辩论中的一些理论家可能会认为,这些在苗族社区中不断变化的道德观念对道德实在论的观念提出了挑战,但教授认为他对这些不同的苗族社区的道德思想和道德实践的比较分析实际上重申了这一点。道德实在论对理解人类道德经验的重要性。

中午十二时三十分左右,讲座在大家的讨论声中完美结束。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之后,下午十四第三场研讨会在法商北楼525准时开始。

首先参加此次研讨会的师生们根据之前两位教授所做的精彩讲座提出使自己在当时感到困惑和不解的部分。其中,上海大学的张巧运老师向两位教授提出自己的疑问,即价值、善、幸福的定义是什么?中南民族大学的陈翔军老师提出“Value这一英文单词在中文转译中所出现的含义变化的问题;参加讲座的同学们也向老师提出问题,如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价值是如何被组织起来的?以及人与人之间是否有绝对的关系等。Joel Robbins教授和Jacob R. Hickman教授根据大家提出的这些问题从自己的研究出发,并举以实例对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一一详细的解答,在解答过程中大家也会根据新提出的论点进行相应的讨论。

在此次的研讨会中,大家在热烈而有序的讨论中对两位教授的研究有了更大程度的理解,对于价值、道德等方面也有了更深刻地认识。下午16时,此次研讨会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