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2019年第十期刊登《中国人口老龄化格局演变与形成机制》一文,该论文是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周榕、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庄汝龙、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社会发展学院教授黄晨熹(通讯作者)共同完成。论文从人口老龄化“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探讨中国老龄化时空分布格局,为加强区域联动养老、优化养老资源配置、提升养老服务宏观调控能力提供参考。
摘要
人口老龄化的度量包括数量(老年人口数量和占比)和质量(人口预期寿命)两个方面。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和历年统计年鉴数据,综合运用空间自相关、Sullivan健康预期寿命测度模型、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刻画了1990-2016年中国人口老龄化“数量”与“质量”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化特征,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深入探讨。结果表明:总体上,人口老龄化“数量”与“质量”的发展并不协调,存在空间差异性。从“数量”上,“胡焕庸线”东南半壁老龄化程度高于西北半壁,但增速变化存在阶段性特征。老龄化水平存在高值和低值集聚区。高值集聚区由沿海向内陆扩展,位于西北地区的老龄化低值集聚区则逐渐萎缩。从“质量”上看,“胡焕庸线”东南半壁人口预期寿命优于西北半壁,东部沿海省市远高于其他地区。老年人口预期寿命与健康预期寿命发展并不同步,存在性别差异与区域功能缺损扩张效应。相比中西部,东部地区预期寿命与健康预期寿命均占优势。从形成机制来看,“数量”格局的形成受人口自然变动与机械变动共同作用,其中,出生率为主导因素;对于“质量”而言,自然环境差异、社会环境发展不协调等是影响预期寿命的重要因素,其中,经济发展与卫生医疗事业进步是寿命延长的主要推动力。研究背景
国内老龄化的地理学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已有研究基于不同地域单元,运用地理探测器、面板数据模型等相关方法,涉及空间集聚、时序演化、动力机制、发展预测等方面。其中,人口老龄化的时空格局演变、集疏规律探讨及其形成机制,是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突破人口老龄化研究的故有框架,借助老龄化系数与人口预期寿命两个量化指标,从“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探讨中国老龄化时空分布格局;从老龄化系数、预期寿命双维视角探究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耦合特征;剖析老龄化“数量”“质量”格局的形成机制,为加强区域联动养老、优化养老资源配置、提升养老服务宏观调控能力提供参考。
主要内容
从“数量”上来看,中国人口老龄化系数由 1990 年的 5.8%发展到 2016 年的10.85%,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人口老龄化省际空间分异日趋明显,人口老龄化高值省区从沿海省市,沿长江经济带向内陆省市扩展。人口老龄化水平呈现空间集聚特征,以高值集聚和低值集聚类型为主,高值集聚区主要分布在长三角、鄂渝贵地区;低值集聚区则集中于陕甘青新四地,并呈逐渐萎缩状态。从“质量”上来看,中国人口预期寿命不断延长,从1982年的67.77年延长到2015年的76.34年。但预期寿命的延长并不与健康预期寿命同步发展,预期寿命与健康预期寿命存在显著的省市错置与性别差异,东部省市的老年人在享有较高预期寿命的同时,在健康预期寿命上也拥有绝对优势;中西部省市拥有较高预期寿命,但健康预期寿命不尽人意,存在功能缺损的扩张现象,带病非健康期明显高于东部省市。相对于男性人口,女性人口在获得更长预期寿命的同时,并没有相应提高健康预期寿命。从形成机制来看,“数量”格局是人口自然变动与机械变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出生率为负向主导因素;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差异是影响预期寿命“质量”格局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与医疗服务水平是延长寿命的主要推动力。从空间变异来看,人口变迁是影响中西部省市老龄化“数量”格局的主要因素,东部省市各种影响因素交织,综合作用于人口老龄化的“数量”格局。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是中西部省市人口老龄化“质量”的重要因素,而东部省市人口老龄化“质量”格局则主要受医疗卫生条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