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院系新闻

中国社科院杨典研究员作客“城市社会与文化讲坛”

作者: 发布日期: 2018-12-13


20181269时,社会发展学院城市社会与文化讲坛(2018年第三讲)在法商北楼525室成功举行。本次讲坛有幸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杨典研究员做学术报告。讲座由我院院长文军教授主持。赵晔琴、刘拥华、吴金海、薛红、朱宇晶、卿石松等老师以及四十余名本科生、研究生参加了讲座。


讲座伊始,文军教授向在座的师生简要介绍了杨典研究员,对杨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其赠送学院锦旗和颁发讲座荣誉证书。

杨典老师的讲座题目是:从“消费社会”到“投资社会”——金融资本主义的崛起及其影响。讲座主要包括六部分的内容:资本主义类型学;第二次转型:从“消费社会”到“投资社会”;金融资本主义的崛起及其特征;金融资本主义如何重塑全球社会;金融资本主义何以兴起:社会学解释;第二次转型与“保护社会”。

在第一部分资本主义类型学中,杨老师介绍了资本主义主要发展阶段的划分及第一次转型与第二次转型的不同。在第二部分,杨老师从七个方面阐述了金融资本主义的特征,分别为:金融产品规模和类型的扩张、金融脱媒与金融业的结构性变革、经济行动主体的全面金融化、金融全球化、金融资本运作的灵活性、金融财富的符号化和虚拟化、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和高风险性。在第三部分,杨老师将金融资本资本对全球社会的重塑概括为:政治冲击;经济重构;社会影响;文化革命。在第四部分,杨老师从新制度主义理论、政治文化视角的权力与意义构建理论、网络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对金融资本主义的兴起进行了社会学解释。最后,杨典老师讲解了两种社会保护运动:反全球化运动、建立一种新的全球层面的政治经济框架。

总之,讲座指出,相比波兰尼提出的第一次“大转型”,金融资本主义的出现堪称影响更为深远的第二次“大转型”。金融资本主义的全球化扩张使其力量超越了民族国家的范围,政府、企业、家庭和个人等行为主体都日益受到金融市场的指引和重塑,导致“社会生活金融化”趋势。其重要社会后果是金融市场与社会脱嵌的趋势日益明显,逐渐侵蚀着国家、工会、市民社会等力量,加剧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就业危机、贫富分化和结构性的不平等。由此需要在全球层面建立一种新的金融和市场治理架构,以有效应对金融资本主义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自由提问环节,本院师生就经济社会学领域的相关研究和问题展开提问和积极讨论。杨老师耐心地予以回应,与大家坦诚交换意见。本场讲座最后在热烈的掌声中顺利结束。

此次讲座系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城市社会与文化讲坛”系列活动之一。学院致力于将其打造成为品牌学术活动,进一步提升学院“城市社会与文化”研究特色。热忱欢迎专家学者来访并做客“城市社会与文化讲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