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9日,“理想与未来:公益慈善教育的使命与责任”第二届公益慈善教育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时尚中心顺利举行。来自上海、北京、台湾、珠海、南京、宁波等地的政府部门、高校、公益慈善机构等各界人士近200人出席论坛。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校友会秘书长邢和祥主持。

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蒋蕊致辞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周傲英致辞
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蒋蕊和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周傲英教授出席论坛,为大会致辞并为紫江慈善中心授课老师颁发证书。蒋蕊副局长首先高度肯定了华东师范大学慈善教育的有益探索,接着指出随着慈善法的实施,我国慈善事业全面进入依法治善的新时代,上海作为公益之城,以助人为目标的社会组织数量在不断增加,期待通过跨界、跨学科的理论与实务研讨推动公益慈善事业发展。周傲英副校长表示在“公益人才培养与公益慈善教育项目”运行两周年之际,我们总结回顾公益慈善教育历程,这对于促进公益人才培养事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他希望公益慈善事业管理研究院在社会发展学院运行,能够充分发挥社会学相关学科特色和专业优势,助力公益慈善发展,最后强调了慈善事业只有提高政治站位、顺应国家大势、加强自身能力,才能不负党和国家的重托和期望。

论坛第一场聚焦公益慈善教育的意义和价值。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文军教授分享了新时代新公益的内涵特征与生成机制;薛红博士介绍了华东师范大学公益慈善课程的内容与经验;公益课程学员王小雯同学分享了在云南支教的实践与思考。

在圆桌论坛环节,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黄晨熹副院长采访了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卢永彬博士、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杨志伟博士、多阅公益理事长周洋、青聪泉院长陈洁。他们分别从“大学生参与公益慈善”、“高等教育角度培养公益慈善管理人”、“公益慈善的践行者将理想和自己的事业生涯连接”以及“在以特殊群体为对象的公益慈善活动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四个方面进行了分享。

在论坛第二场,青年公益慈善学院创始人李颖生、台湾社会创新训练营的导师代表“台湾多扶事业”执行长许佐夫、一众基金执行长钱铮、英国伟尔集团(中国)总裁吕建中四位嘉宾围绕主题分别从“青少年参与公益慈善的公式点燃心中的慈善火花”、“如何由一位编导转型面对特殊服务人群培养同理心和想象力”、“培育捐赠人的另类集体捐赠形式”,最后到“企业如何生根社区创造和传递共享的价值主旨”分享,发表了对公益慈善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华东师范大学校友会秘书长邢和祥在论坛总结时指出,华东师范大学公益慈善中心旨在发挥华东师范大学师范优势,积极推动公益慈善人才培养。第一是学校的慈善教育,包含已经践行的大学生慈善教育课程以及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的中小学的慈善教育;第二是社会组织的慈善教育,旨在提升社会组织的公益人才的慈善教育水平;第三是社会慈善教育,培育社会向善的土壤;第四慈善教育的研究和案例的挖掘。期待第三届公益慈善教育与人才培养论坛再次相聚华师大,共同分享项目成果和探讨公益慈善教育的未来!

华东师范大学校友会秘书长邢和祥总结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