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8日晚18:30,由社会发展学院团学联实践中心实践部主办的2016年社会发展学院暑假社会实践分享总结大会在1教115正式开始。
大会开始前五分钟,社会发展学院前团委副书记汪庭娟、前办公室主任倪梦迪、团学联副主席庄伟鑫、团委副书记汪雪滢、办公室主任王菲、本次分享大会的8位领队、16级大一新生及其余参与社会实践的同学已悉数到场。体育部部长王彦珂开始主持并介绍本次分享大会的主题、分流程和注意事项。
首先带来分享的是社发院15级的曹曙。他带来主题为“追寻‘逃离者’--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大别山C村留守学生的升学情况调查”分享,以其在罗汉宕村亲身实践经历为在场同学进行生动的讲解。
末尾的彩蛋是两分钟的情景剧。表演的组员们流利的方言和细腻的表演使台下的听众有身临其境之感。

台下的观众在认真地欣赏情景剧
其后,社发院14级蔚丰阳以其队伍的实地调查经历为听众带来主题为“城乡道路建设过程中土地征用的现状及影响探究”的实践课题。
她耐心地为听众阐释土地征用的概念,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土地征用对于乡村的意义。在基本情况介绍部分,她们团队在湖南、河南两地的探访经历使在场同学了解到了土地征用在乡村喜人的发展趋势。

蔚丰阳在介绍土地征用的概念
接着钟璇宇组的组员们带来了主题为“大学生看农医”的暑期实践报告,此次实践是他们本着兴趣对江西省的南昌、宜村、赣州等地区乡村医生现状的一次探索。
通过几张制作精美的PPT,他们让在场同学了解了乡村医生的政策背景及赤脚医生的发展历程。医生访谈、村民访谈及个案描述生动地展现了乡村医生的现状,也激起了现场同学的兴趣。在答辩环节,不少新生提出了问题,台上的同学亦积极地答疑解惑。

16级包广飞提出问题
在大家期待的目光中,14级汪雪滢带来了主题为“社会支持网络视角下的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研究” 的实践课题。
一开始,汪雪滢极强的表述能力使现场的听众在短时间内明白了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三大概念。接着她以其清晰的思路,客观的分析,从内部支持网络和外部支持网络两个角度,较为全面地揭示了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情况。

汪雪滢在做实践分享
接下来,社发院15级赵自强带来了社会发展学院特色项目“大哥哥大姐姐计划”在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紫竹小学进行的“希望旅程服务学习夏令营”暑期活动的分享,介绍了华东师范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的“希望之旅”。屏幕上一张张活泼可爱的笑脸让在场同学感受到了关于爱与希望的故事。

赵自强在做实践分享
来自江西的社发院15级谢科燕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带来了主题为“‘扬帆2016 ’C9+1高校夏令营支教活动”的分享。在分享中,学姐真挚的情感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同学。让同学们开始想念那个养育了自己的家乡,思考自己可以为自己的家乡做些什么。一些江西的同学当即表示要加入该项目。

谢科燕在做实践分享
接着乡建组15级的组员们同样带来了暑假支教活动的分享。不同的是,他们所在的学校是个“异类”。
程诚绘声绘色地向听众描述了乡建组在一所名为圪垛小学的支教经历,让听众知道在西部也是有“土豪”的呀!或许是条件太好了,引起了现场不少学生的质疑。但是组员们沉着地应对,充满理性的解答赢得了现场一阵又一阵的掌声。

程诚为听众带来别样的西部乡村
七个小组到此分享完毕,但是活动并没有因此结束。姗姗来迟的社发院15级段群为同学们带来了主题为“少数民群众关于镇政府的政治认同调研——以傈僳族聚居区六库镇为例”的分享。
段群以饱满的热情向听众阐述了自己小组的实践分享。面对主席团的质疑,段群的回答可谓是字字珠玑,也赢得了现场同学的赞美。

段群在做实践分享
2016年社会发展学院暑假社会实践分享大会到此圆满结束。学以致用是大学学习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暑期实践活动便是一个让我们学以致用的平台。本次分享大会的每一个小组都是学以致用的典范,值得点赞!
希望下一期的社会实践分享大会会更加精彩,有更多的同学响应社发院实践部的号召参与实践,在学习书本知识之余,更多的走向生活,走向社会!
文 | 朱思怡
图 | 王诗梦
团学联社会实践中心实践部
2016年9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