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人才培养  本科生培养

2017年秋季“览博里”工作坊顺利举办

作者: 发布日期: 2017-11-18

览博里工作坊最初由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专业2013级同学发起,今年起变为由社会学系专为社会学本科生打造的一个学术交流平台。“览博里”取译自社会发展学院201图书室(201 Library),工作坊以此命名,寓“一览他山,博采众长”之意。社会学系希望延续13级本科生的这一学术交流传统,使览博里工作坊持久开展下去。

本学期的览博里工作坊于1115日下午在法商北楼509顺利举行。在工作坊开始,主持人姚泽麟老师简要介绍了本次工作坊的目的:一方面,为独立完成学术项目的高年级同学或即将开始独立开展学术项目的同学提供更多学术交流和学术评议的机会,借此改进学生们的研究作品或研究计划;另一方面,通过高年级学生分享自己研究的形式,有助于让低年级学生学习体会科研的主题选择、研究方法和操作过程。


姚泽麟老师开场发言


本期工作坊的点评嘉宾是陈赟(华东师大社会发展学院讲师)、易臻真(华东师大城市发展研究院讲师)、何霁宇(华东师大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13级本科生),共有六位同学分享了他们的学术论文和研究计划。


一、学术论文组

学术论文组一共有4位同学报告,4位报告人皆为社会学专业2014级同学。

邓子如的报告题目是《驱逐:上海城中村流动人口的居住困境》。她通过文本分析和深度访谈的方法,考察了在2015年开始的上海市“五违四必”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力开展、数以万计的来沪务工人员被清退、不少数年蛰伏在上海城中村的人口搬往远郊的背景下,在沪外来打工者的居住困境。研究发现,导致外来人口不断搬家、流动甚至返乡的原因是制度与市场的双重驱逐,且制度驱逐内嵌于市场驱逐。居住于城中村的流动人口日益呈现出家庭化迁移的特征,但其居住面积依然狭小,处于举家蜗居的居住环境的同时,还要应对“黑猫”城管的“整治”,租房之路“像打游击战一样”曲折艰辛。虽然外来打工者在此过程中呈现出“集体无意识”向“集体觉醒”的转变,但依然抵抗不了制度层面的压迫,他们最基本的权利仍然无法得到保障,这是促使他们的返乡意愿大于留沪意愿的重要原因。基于此,作者提出,应当先满足外来打工者的“居住权”,再谈“市民权”。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她在田野中接触外来打工者的居住环境和坎坷遭遇,但自己却无法帮助对方改变现状而有的强烈的无力感。

王海潮的报告题目是《“制度—生活”视角下的博弈:拆迁安置社区中现代与传统之间的互动机制研究》。在城市化发展、城郊动迁加快、失地农民日益增多的当前背景下,“拆迁安置”逐渐走入城市研究的视线。作者对此提出三了问题:一是从村民角度,他们在拆迁安置社区中生活得如何?二是从政府角度,社区的管理如何?三是从拆迁安置社区的场域下,村民和政府之间是否存在矛盾和冲突?双方是如何博弈的?通过深度访谈S小区的10位相关人员,研究发现,政府创设制度对社区进行管理的过程是形塑现代性的过程,而村民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正式制度的反抗体现出传统性的再生。不过传统与现代的博弈过程展现了平衡和妥协,正式制度会将来自居民日常生活的某些合理诉求进行制度化承接。作者认为,创设制度和日常生活之间的矛盾总是存在,并不断产生新面貌,但矛盾的产生和消解都处在同一过程,形塑出看起来平稳又充满动力的变迁图景。


王海潮与点评嘉宾讨论


李若虹的报告题目《从场域视角探讨老年人购买保健品的成因》。近年来老年人保健品受骗案件频发,作者对此提出一个问题:中国是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不易形成普遍性的特殊信任,也不易于与陌生人形成亲密的联系,那为何老年人在面对健康问题时,宁可相信陌生的推销员,也不相信作为其直系亲属的子女?而且受到社会认可的医生为何也没有博得老年人的信任?作者通过对两位具有购买保健品经历的老年人进行深度访谈,发现保健品推销员在推销过程中所执行的是和老年人一样的“老年话语”,即“健康最重要,哪怕花掉所有的金钱买回仅仅几年的寿命也在所不惜”,从而取得了老年人的信任,而医生的“科学话语”以及子女的“家庭话语”均与“老年话语”存在冲突。同时,互惠原则能够在“老年话语”中起到作用,却在“科学话语”以及“家庭话语”中失去了效用。保健品推销员从而拥有了优越于医生与子女的“信任资本”以及“互惠资本”,从而在与医生、子女共同形成的争夺老年人的场域中取得了胜利。

寇静媛的报告题目是《国家治理视阈下医生职业的形象建构及其变迁:基于<人民日报>的内容分析(1949-2014)》。作者通过量化方式对官方话语——《人民日报》的相关报道进行内容分析,借此探究官方话语建构中的医生形象特征。研究发现,官方话语中的医生形象大多为积极正面的道德形象,并且在1949年到2014年间经历了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战士”向“考虑患者经济利益”的“模范医生”形象的转型。且改革开放后专业主义呈现兴起趋势,医生的技术形象报道明显增多。而后,笔者基于《人民日报》的政治职能,结合相应的历史背景,借助国家治理框架中的“卡里斯马合法性”和“绩效合法性”两个维度分析了官方话语建构中的医生形象及其变迁机制。



二、研究计划组

研究计划组共有2位同学报告,2位报告人皆为社会学专业2015级的同学。

曹曙的报告题目是《协作培养:家校场域中上海妈妈对子女教育的参与》。作者在单位制解体、国家权力逐渐撤出教育体系、教育市场日益兴起、家校合作的教育理念盛行、以及计划生育政策、优生优育的政策背景之中观察到育儿方式呈现出一种现代转型的过程。透过此种观察,作者提出一个问题:家校场域中“妈妈们”如何参与子女教育?尤其是,这种协作培养是如何被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互动组织起来的?基于此问题,作者首先回顾了中产育儿观念与教育商品化的有关文献,其次梳理了家校场域中教育分层过程中的协作培养的相关文献,同时通过此过程对“中产阶级”、“协作培养”和“家校场域”进行概念界定。

在调查设计方面,作者将本项研究的调查群体确定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包括“幼升小”和“小升初”两个关键的择校时期)及其父母”,调查地点为上海市嘉定区的一所公立小学和普陀小区的一所私立小学,主要采取参与观察、深度访谈和焦点小组三种质性研究方法。



王彦珂的报告题目是《“护理领域的职业生态”——我国护理领域中护工的“管辖权”确立机制》。近年来无论医院或病患对护工的需求量日益增大,护工已经成为了医院完成临床护理工作不可或缺的角色。基于此种现象,作者提出一个问题:为何在护士已经担负护理的主要职责和功能(已确立管辖权)的情况下,护工这种新的分担护理功能的职业又会产生?为何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才有作为专职的护工这一职业出现,怎样的社会因素使得这个职业得以产生?为探究此问题,作者对护理领域的文献进行了回顾,认为既有的“照料危机”解释与“降低成本”解释都不足以说明此护工的出现。基于此,笔者试图从职业社会学的理论体系出发,探究基础护理管辖权是如何出现空缺、又是如何为护工所取得的;除了在护理领域中的护工实际工作内容对管辖权的获取之外,护工这一职业又是如何与外部结构相联系的。



在每位同学报告后,每位点评人都提出了不同的问题和许多建设性的意见。而在本次丰富有趣的工作坊中,发言人的学术素养与报告经验得到了锻炼,也获得了进一步提升自己作品的可能性。而同学们提出问题、平等交流,也增进了对彼此作品的了解。



| 吴志鹏 王彦珂

| 邱洁

编辑 | 丁若昱

2017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