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是每一个人面对事物或者与别人交往时的态度的体验。我们每天的生活都伴随着不同的情绪,情绪对我们的生活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而对于青少年和儿童来说,如果能够尽早认识情绪、合理表达情绪以及管理情绪,会使得他们能够适当并且独立地处理生活中的问题,对他们的社会化进程起到正向的作用。
7月20日,华东师范大学正向成长夏令营的第三天,老师们便带着孩子们走进了情绪的世界。低年级组先是回顾了情绪和心情的含义以及类型,然后告诉主带老师通过告诉孩子们情绪是心中的小动物这种方式,将抽象的情绪具象化。随后则希望孩子们进一步学会将这些不同类型的情绪用词语表达出来,因此主带老师设置了情绪速递的游戏,让各个小组试试在规定的时间内哪个小组能够提出尽量多的情绪词汇;随后,每个人都发到了三张空白的情绪脸谱,在主带老师的情景提示下,如“和爸爸妈妈吵架了”“要去打针了”等,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情绪脸谱上画上自己可能的相应表情,希望孩子们能通过这一点认识到面对同一件事情,很多同学展现的情绪和表情是不一样的。

辅带教师宋元杰引导同学们思考情绪词汇
而理解能力更强的高年级组则在第一节课中就进行了情绪卡片的表演,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面对全班,对情绪卡片上的情绪词汇,如哀痛、兴奋、胆怯等平时接触较少的进行表情上的表演,让同学们形成了理解。这个环节之后老师对前两天已经使用过的情绪温度计进行讲解,让同学们认识到、感知到自己情绪的重要性。随后也开展了情绪速递的游戏。在这节课上,同学们对自己平时很少用到的生僻情绪词汇有了接触,也认识到同一个事件可以用非常广泛的情绪词汇来形容和表达。
第二节课中,低年级组的主带老师带着孩子们玩了通过你“演”我猜等小游戏,让一位同学在讲台前表演,另一位同学猜测他表演的心情。游戏过程中,大家都玩得很开心;游戏结束后,主带老师询问孩子们,当别人猜不出自己的表情时心中的感受是什么样的,许多孩子们都说是紧张和失望,于是顺着孩子们的观点,主带老师开始告诉孩子们相互理解彼此的感情是很重要的。在情绪投票站,孩子们都提出不同的情绪表达方式,比如唱歌、去公园、找父母和老师等,也能够认识到在不同的情景应该有不一样的表达。

场景模拟中主带教师钟璇宇询问同学感受
高年级组则是先用“情绪气球”作为引入,让同学理解到情绪就像是气球里面的气一样,如果压抑太多就会爆炸;而相反如果完全没有情绪又会失去我们原本的“形状”,让我们变得冷漠无情。紧接着老师引导大家进行情绪投票站的互动,同学们纷纷将第一节课中拿到的情绪卡片上的情绪词汇填入开心、生气、难过、胆怯四大情绪类别里,在这个游戏中同学们学会了如何熟练地将这些表达情绪的词汇归类并应用到实际的情境中。在上午的课程中,高年级组在认识情绪这一方面取得非常大的进步。

主带教师王彦珂引导情绪投票站活动
下午,低年级组进行情绪管理的课程,同样是主带老师先用气球引入,让孩子们认识到如果不能好好疏导情绪则会像气球一样破裂;而随后的烦恼“气球”环节中,孩子们都提出了自己的烦恼的困惑,通过相互出主意或者求助助教老师等方法,在“气球”背面写出可能的解决方法。

主带教师钟璇宇以“气球”引入主题
高年级组在完成了上午认识情绪和表达情绪的课程后,进行情绪情景的表演。老师给出“没带作业被老师误会”、“最喜欢的东西被人偷走”等情境,同学们进行角色扮演。在此之后的“我又巧办法”环节中,同学们敞开心扉向组内的同学和助教老师一起分享自己最近一件最开心的和最不高兴的情境,组员们纷纷提出应对这些情境中所产生情绪的办法。同学们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主带教师王彦珂与同学们进行场景模拟
最后一节课,低年级组进行了一个智力问答的小活动,以组为单位,看哪个小组获得的积分最多。主带老师设置了36个类型不一的题目,让孩子们进行抢答。这个游戏也让我们看到很多孩子的知识面是很广的。
高年级班在完成情绪管理的课程后开展团建活动:如何在团队中学会和组员配合,适当管理自己的情绪进行协作也是同学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必备的能力。这节课中,同学们进行 “风火轮”的团队游戏,组员们用报纸共同制作“风火轮”,并用风火轮一同行走。同学们尽管在游戏的进行的过程中有分歧也有争执,但是同学们仍然在团队合作和配合中完成了制作和行走的任务。

同学们使用报纸共同制作“风火轮”
情绪管理是同学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能力,在第三天的课程中同学们很好地认识了情绪是什么,如何表达情绪和管理情绪的方法。在课程的活动和游戏中同学们变得更为默契,更加能够根据情境处理自己的情绪,相信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可以更好地将情绪转化为表达自己的工具。
图/张雨 陈海燕
文/钟璇宇 王彦珂
编辑/丁若昱
2017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