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暑期社会实践于7月3日起正式开始,预计历时两个月。在本次实践活动中,社会发展学院共有11支队伍,他们利用暑假时间,返乡或依托社会实践基地,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分别组织开展实践活动。
因为一种坚持,因为一份信仰,我们拥有了一颗赤诚之心。在这个假期中,他们谱写出了各个实践队伍最美的篇章,这个属于2017年暑期社会实践的卷轴正在被打开,你准备好了吗?
“互联网+”与沪上传统小企业转型:走进曹安商圈的轻纺市场
队伍成员:曹曙 唐鑫阳
曹曙实践队伍借着暑假契机,通过走进曹安商圈的轻纺市场了解上海传统小企业的发展现状,以此探寻传统小企业在新一轮城市规划中的转型之路。

曹安商圈内的轻纺市场
曹曙实践队伍认为,绵长的曹安公路像一条闪闪发光的经济长廊,附近的曹安商圈连接了上海城区和江浙的经济门户要冲,而处于曹安公路核心位置的轻纺市场便是五湖四海的商人们黄金梦的天堂。
截至目前,曹曙实践队伍的成员了解到,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以轻纺市场为基础的曹安商圈已经成为了华东地区的批发重镇,经营业态也从单一的轻纺市场扩大到皮具、电子、小商品、服饰纺织品等。轻纺市场已经形成了错落有致、错位经营的批发、零售市场。
纺织市场内“店铺转让”标示
曹曙实践队伍发现,面临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环境,以轻工业为核心的曹安商圈也在谋求着改变。特别地,以纺织、布业、皮具为主的传统小企业正在遭遇着成本增长、利润减少的双重困境,不少店铺被迫转让或停闭。传统小企业如何在新一轮城市规划下为打造“智慧城市”、“绿色城市”持续贡献力量成为他们所要探讨的问题。在接下来的实践中,曹曙实践队伍将以小企业H公司为个案进行深入研究,并借助“互联网+”的知识和分析具体数据来探求沪上传统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空间,让我们一起期待!
乡土建设学社2017年暑期支教
队伍成员:乡土建设学社2017年暑期支教志愿者团队
本次华东师范大学乡土建设学社“扬帆川赣,豫晋远航”2017暑期支教共有“蜀遇”、“创思”、“再豫见”、“源梦”、“玉壶”五支小分队,它们分别奔赴四川、江西、河南、山西四个省份开展暑期支教社会实践。乡土建设学社秉华东师范大学“求实创造、为人师表”之风,承“知行合一,塑造自我,城市反哺农村,探索城乡统筹发展之路”之旨,通过暑期支教这一支援欠发达地区教育的方式,助学子成长、扬奉献之风、促社会平等。

孩子们在认真听讲
2017年7月18日,多位市级、校级的领导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茅店中学参加了乡土建设学社“创思”夏令营闭营仪式和座谈会,各位领导们在茅店中学成校长和志愿者的陪同下参观了校园、志愿者寝室以及“创思”夏令营成果展,进一步了解了乡土建设学社2017年暑期支教实践队伍的支教生活。

“创思”夏令营闭营留念
在这次的支教活动中,即便是漫长的路程,艰苦的条件,各具特点的学生也阻挡不了乡土建设学社2017年暑期支教实践队伍的热情,他们积极备课,将这种热忱与关爱化作了黑板上整齐的板书和生动的讲解,给孩子们讲述外面的世界。乡土建设学社2017年暑期支教实践队伍在陪伴、教学孩子们的过程中,自身也收获了更大的成长,他们将用行动践行孟老校长教诲,努力促进民族和社会的发展。

“再豫见”队伍成员合影
“蜀遇”、“再豫见”小分队和“创思”夏令营率先结束了他们的支教生活。而“源梦”和“玉壶”小分队仍在满腔热血地继续着,让我们一起期待后续的故事!
2017年“希望旅程”服务学习夏令营
队伍主要成员:彭钰雯 林晓蝶
7月1日至7月5日是希望旅程夏令营的主要阶段,2017年“希望旅程”服务学习夏令营的成员作为班级的班主任,需要协助香港理工大学的同学维持课堂纪律,留心小朋友的安全,分发午餐以及在放学时将小朋友安全送到家长手中。此外,他们每天还有1小时的分享会,他们通过简单的分享,传递了正面、积极的情绪,既拉近了团队成员之间的距离,又增长了士气,保证了第二天任务的顺利进行。
在几天的活动中,2017年“希望旅程”服务学习夏令营的成员们相互配合,共同协作,使得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

“希望旅程”服务学习夏令营全体合影
在与港理大同学的配合中,2017年“希望旅程”服务学习夏令营的成员们见识到了香港与内地的不同文化和不同的教学方式;而在与孩子们的相处中,2017年“希望旅程”服务学习夏令营的成员们提升了自身处理紧急事情的能力,并锻炼了各自的耐心。
此次活动,两种文化的碰撞,不同年龄层人群的共同参与,对外来务工者子女暑期学习生活的关注,对边缘群体的重视,使得2017年“希望旅程”服务学习夏令营的成员们在收获感悟的基础上,也为他们日后的团队合作提供宝贵经验,打下坚实基础。
我们总是在追寻些什么
抱着满满的热忱
拼尽全力
我们不断地在路上行进
迎着冷眼和嘲笑
相信生命终将
热情燃烧
文/曹曙 姚敏 彭钰雯 赵婉莉
图/曹曙组 乡土建设学社 “希望旅程”夏令营
编辑/丁若昱
社会发展学院实践部
2017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