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院务公开  党建工作

结对关爱,创建孝亲敬老新模式

作者: 发布日期: 2018-12-29

为了深入了解上海市“老伙伴”计划开展实施情况,加深研究生党员参与“老伙伴”计划志愿服务意识,进一步探索“跨代结对”新模式,12月22日下午2时,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关工委、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人口所硕士研究生党支部于中北校区理科大楼A座204举办高校学生参与“老伙伴”计划志愿服务座谈会。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桂世勋、社会发展学院党委书记熊琼、普陀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傅敏、师大一村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倪志刚以及人口所硕士研究生党支部学生党员共同参与,桂世勋教授主持,在普陀区民政局赵飞副局长的指导和帮助下、在普陀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傅颖主任的支持下,此次座谈会顺利召开。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社会发展学院关工委副主任桂世勋教授发表讲话并简要回顾了早期上海市“老伙伴”计划开展情况。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拥有孝亲敬老和奉献关爱的传统美德,十九大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将孝亲敬老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桂世勋教授指出,此次志愿服务座谈会旨在研究如何帮助居家老人养老,对其提供精神上的帮助以提高其生活质量,这对践行十九大报告精神具有重大意义。接下来,桂世勋教授简要介绍了上海市“老伙伴”计划早期实施情况并提出完善建议

普陀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傅敏同志介绍普陀区开展“老伙伴”计划的新进展。其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介绍:首先阐述了“老伙伴”计划的概念,其核心理念是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提供志愿服务,具备互助养老的特征;其次介绍普陀区居家养老服务管理中心的概况,其成立于2001年6月属于民办非企业单位;然后介绍实施“老伙伴”计划的背景,普陀区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35.51%,属于较为严重的老龄化城区,实施“老伙伴”计划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之后,傅敏同志介绍了普陀特色及各类社区活动,其创建了24小时热线服务并建立监督回访机制,确保服务效果。同时,在重阳节、中秋节和元宵节等传统节日里,社区通过举办一些老年人喜欢的活动来吸引老年人走出家里、融入社区;最后,傅敏同志结合志愿服务实施现状提出相应的建议,包括明晰和规划政府的角色定位、创新性整合需求养老资源以及调动基层组织共建单位等


师大一村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倪志刚同志介绍师大一村居委实施“老伙伴”计划的情况和体会。首先,从师大一村情况来看,师大一村是华师大最早的居民区,居民90%是师大退休离休在职的员工,是老教授集中的地方,因此养老工作是居委会的重点工作;其次,从志愿项目来看,师大一村志愿服务项目丰富志愿者人数多,包括老伙伴志愿者、离休干部志愿者、归侨侨眷志愿者和独居老人志愿者;然后,从为老服务来看,师大一村通过各种渠道对老年人提供帮助,包括解决老年人买菜问题、为老年人量血压以及为老年人配药等;最后,倪志刚书记也指出目前为老服务遇到的问题,包括老年人只要免费服务不要收费服务、志愿者的权益受到侵害等



华东师范大学人口所硕士生党支部书记邵攀玉同志介绍研究生党员参与“老伙伴”计划志愿服务的活动方案。其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首先,介绍此次活动的背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的精神;其次,阐述此次活动的意义和目的,我们既能从实践中学习十九大报告精神又能进一步践行志愿服务精神,使离退休的教职工感受到学生的热情关心;之后,介绍此次活动的计划,包括宣传动员、组建队伍以及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活动等;最后,邵攀玉书记强调了在志愿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党员应当注意的事项。

在互动交流环节,学生党员围绕如何搞好参与“老伙伴”计划志愿服务展开讨论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学生党员张剑指出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对老年人提供物质帮助是其次的,主要的应是精神方面的帮助;学生党员侯丹洁提出我们应当以一个补充性的方式进入,这样才能更好的融入社区;学生党员邵攀玉和刘陆雪都对志愿活动的长期性提出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保障活动的长期性是十分有必要的,可以以集体的方式提供为老服务还不是个人形式,这样更有利于活动的长期开展



最后,社会发展学院党委书记熊琼同志对会议做总结性发言。从活动意义角度,此次活动不论从学习十九大报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还是从专业研究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从活动本身角度,熊琼书记指出这次活动是一个开端是一种探索、创新和尝试并勉励学生党员调动积极性把工作做得更细致、更深入。在最后,熊琼书记强调,做为学生在进行志愿服务的同时应当注意自己的安全,不能触碰志愿服务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