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31日13时,社会学研究生党支部3月份组织生活会暨第一届“返乡体验”论坛在法商北楼509顺利举行。本次组织生活会邀请到论坛获奖文章作者本科生曹曙、瞿滢,研究生吴薇、张雨作为嘉宾进行分享,特别邀请博士生社会学党支部同志布乃斌博士作为评议人。论坛根据获奖文章类型分为教育、土地、文化三个主题,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研究生党支部成员、本科生入党积极分子与历史学系部分同学参与。
论坛之初,主持人张雨代为传达社会发展学院院长、社会学研究生支部院党委结对委员文军教授对同学们以及本次论坛的寄语,希望大家能够用心去感悟乡村的变化,用知识去反思和深化我们的调查与观察,在实践中学会一起成长与发展。同学们给予高度认同。
教育:一条漫长的路
第一个进行发言的是吴志鹏,他代替曹曙分享了《村小的孩子》的相关内容。文章主要探讨了三个议题,即第一,流动家庭的父母在子女的升学过程中如何做出选择?第二,夫妻流动模式怎样随着子女升学策略而变化?第三,农村儿童的教育机会。研究发现,第一,流动人口子女的升学面临着双重困境;第二,母亲率先卷入到由子女升学导致的家庭结构的调整中;第三,随子女升学的不确定性,流动人口的“外出家庭化”很难转变成“定居家庭化”。
拆迁:从村民视角来看
第二位分享的是民俗学研究生吴薇,她通过对家乡小渔村拆迁的考察,以村民的角度反映了城镇化背景下失地农民和失地乡土的真实面貌。吴薇详细解释了在政治、经济、制度等外部结构性因素的介入下,小渔村内部文化性结构,如身份认同、乡土关系、人际交往、生计谋略等方面的变化与应对路径,以及集体村落记忆、组织结构应激发生的改变。她提出,土地的空间价值不断地通过村民们的勤劳和智慧的生计模式被多元化、丰富化。也因此建构了与普通农村土地空间有所差异的价值和意义,是当地农民与拆迁项目的深层矛盾所在。
文化:继承与异变
第三位分享的是瞿滢同学,她的分享主题是《非遗传承中的族群文化的自觉历程》。她以湘西土家三棒鼓的文化复兴为例,探究了地方精英“由己及群”实现“文化自觉”的历程。地方精英通过“耳濡目染”的个体经历叙事寻求并建构与本族群特殊的“原生纽带”,将生活互动经验再阐释为族群文化互动,逐渐从文化事项的差异中意识到文化(族群)边界,并在差异性中更新了基于地方(族群)特殊性的身份认同。同时,文化、政治精英之间相互交织促进普通民众让个体的“主观性”不断在文化自觉中发展成为下一代具有“道义性”的精英。一代一代历史心性积淀在社会继替中,不断建构个体的族群认同与地方的族群性。
最后一位分享者是张雨同学。他以J村春节期间“疯狂”的赌博行为为研究对象,在界定了赌博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疯狂”赌博的成因和利弊。张雨认为,赌博的正功能主要有:村落娱乐、降压器——释放压力、融入——社交方式;其负功能主要是:激发家庭矛盾、促使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阻碍村落社会发展。在此基础上,他指出这是一种社会转型的产物,弊大于利,应当反思如何通过振兴其他传统文化来取缔这种非法娱乐行为。
最后,首届“返乡体验”论坛工作组总结了本次论坛的发起缘由与评选过程。论坛设立的初衷是结合社会发展学院的专业优势,以鼓励学生走出学校,走进社会,探究社会为宗旨,希望硕博研究生、本科生利用假期时间走进基层,利用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等学科研究方法,审视自己的家乡,解读社会变迁,提炼学术观点,做到知行合一。能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在社会中进行验证与探索,并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通过论坛嘉宾的分享,大家对基层社会的了解也更加深刻了。
论坛工作组成员也由衷地感谢刘拥华副教授、文军教授和张文明教授三位老师地认真指导,以及所有工作人员和参会人员的辛勤付出。首届论坛作为一个试验,希望能够在往后不断的传承,继续举办下去,不断扩大征集内容类型与范围。通过本次论坛,参与的同志们不仅在分享中了解了乡村现有的突出问题,更在分享中提升了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希望同志们能够持续关注基层社会的变化,紧紧围绕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用心去感悟乡村的变化,用知识去反思和深化我们的调查与观察,为乡村振兴乃至中国梦的实现共享出党员应有的力量。
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
社会发展学院研究生会学术部
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研究生党支部
文/胡诗文 图/梅晶哲,吴相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