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社会发展学院本科生党支部“红色经典研读会”第二期活动成功举办。本期研读会的主要内容有《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定县实验的主题分享及研读会的架构讨论。通过近两期的阅读分享与集体讨论,“红色经典研读会”的体系架构正式建立。

会上,宋昕宇围绕王蒙的经典作品《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展开深入讲解,带领大家回顾了这部发表于1956年的“青春体”小说。他分析了主人公林震在理想与现实碰撞中的成长轨迹,并结合历史背景,探讨了小说在反对官僚主义与拥护“双百方针”中所展现的时代意义。分享不仅展现了作品的文学价值,更启发我们思考:如何在当下保持真诚、坚持理想,走向一种理解复杂却不失热忱的“成熟”。整场分享既有历史纵深,又十分贴近当代青年的精神世界。

张蒙琴以定县实验为中心,通过回顾乡村建设先驱晏阳初及其团队在河北定县的实践,探讨从“社会学之问”到“党员之思”的内在联系。她详细介绍了晏阳初针对农村“愚、穷、弱、私”四大问题提出的“四大教育”体系,回顾了定县实验在方法论与制度层面的历史贡献,并将定县经验引入当下,强调青年学者与党员应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以真问题、真田野回应社会关怀与时代责任,做“接地气”的学者,做“有理论”的党员。

最后,支部宣传委员赵子丞从“红色经典研读会”活动背景、形式设计与内容编排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活动架构。与会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就“红色经典研读会”的体系框架进行讨论,围绕研读会分享形式、主题选择等提出了诸多宝贵建议。活动将采取“双线结构”,即“党史经典”与“同阶段社会学视角下的红色经典”并行推进。每期围绕三本相关著作展开,内容上将按照历史脉络系统展开,并逐步过渡至专题研讨模式。在组织方式上,活动实行轮流主持制,每期由三位同学担任导读人,负责领读经典并引导现场交流。




“红色经典研读会”是社会发展学院本科生党支部作为校样板党支部培育的重要举措之一。活动积极响应高校党建关于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号召,旨在发挥社会学专业的学科特色,为党史学习教育注入基层社会、制度逻辑与社会结构的独特视角。通过系统性的导读分享与集体研讨,引导青年学子在阅读中深化思想认识、锤炼党性修养,同时提升理论素养与公共表达能力。活动将形成“讨论纪要”“研读手册”等一系列可留存、可传承的学习成果,进一步深化学习成效与影响,让思想的火花在实践中不断延续。
文字、图片|吴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