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7日下午,“科研训练营”第三期课程在闵行校区一教109教室如期开展。本期的主题是《外文文献检索与筛选》,由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研究支持部副研究馆员宋振世老师主讲。课程线上线下同步进行,共吸引了校内外约百余名本硕博同学参与。

切入正题之前,宋老师介绍到,检索是科研的起步,研究者们要做好科学研究,掌握科研信息是前提。老师列举了两个直观的例子让同学们大致了解外文文献检索的流程。
一是有关研究“定位系统GPS在足球中的应用”检索。由于检索语句较粗糙(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and football),初次检索并未得到理想的结果。基于此,宋老师提出改进意见,添加外文搜索所需符号,修正检索语句为 (Global Positio* System* OR GPS) AND (football* or soccer*),最终获得了研究所需的结果。由此可见,掌握正确的检索策略对学术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是有关“社会养老”问题中的中外文献检索差异。中文文献中,“社会养老”的同义词不多,但在外文文献中,“社会养老”却存在多种表达方式,这将导致文献检索的困境。基于此,宋老师推荐同学们使用“CNKI翻译助手”,该软件可以从文献中系统地提取翻译词语,具有更好的参考性。
随着课程的深入,宋老师就检索的基础性知识与外文数据库的操作步骤两部分内容进一步展开讲解。
在检索的基础性知识中,宋老师汇总了同学们在文献检索时可能遇到的问题,主要包括如何编制专业检索式并就某一主题或课题进行检索、如何选择本学科或专业重要的外文期刊论文进行分析、如何查找某高校某个学院历年SSCI论文、如何检索某一作者的外文文献、如何选择外文投稿期刊以及如何管理学术文献等,并对这些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

首先,宋老师介绍到现有的电子资源均呈现在图书馆首页,同学们可以点击导航链接,进入自己想查找的类目。需要注意,所有的外文数据库都应该用英文或是小语种去检索,而不应使用中文。

其次,宋老师介绍了信息检索的原理。针对同学们最为关心的检索途径,老师从题名检索、著者检索、关键词检索、主题词检索、分类检索、引文检索、序号检索七个常见检索途径进行了深入讲解。

最后,宋老师介绍了检索的功能,主要有导航浏览&文献检索、简单检索、高级检索、专业检索、二次检索、限定检索等。在课题分析与信息检索的流程部分,老师以“中国养老保险”案例为例,阐释了课题关键词提炼的全面性问题与内在逻辑关系把握的准确性问题。

在外文数据库的操作步骤中,宋老师重点介绍了外文索引数据库——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老师通过展示具体的实例操作帮助同学们快速掌握使用该数据库的方法。此外,宋老师还向同学们推荐了End Note Click浏览器插件,其能帮助研究者在检索文献后快速下载全文。

通过本期科研训练营,同学们了解了信息检索的基础知识,包括检索的原理、途径、功能、技术与流程,并对如何选择合适的信息源进行检索有了直观的印象,相信大家在宋老师的精彩讲授下一定收获颇丰!在日后的学习中,期待同学们能更熟练快捷地查找到自身所需的外文文献,为后续的研究打好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