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6日(星期一)11:30~13:00,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第5期“学术午餐会”在法商北楼525会议室举行。本次午餐会由社会学系2016届毕业生,荷兰乌特勒支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系博士候选人孙志鹏主讲,为大家分享的是他攻读博士期间的一项批判性文献研究以及反思。午餐会由社会学系吴金海副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教授黄盈盈,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郭晓飞以远程视频连线的方式担任评议人。孙志鹏基于他即将完成的批判性文献回顾与分析,与大家分享了《意外的后果:性身份能够成为男男性行为群体艾滋病风险的因素吗》这篇文章。孙志鹏的报告同时关注了社会学以及跨学科社会科学视野下的艾滋病研究以及“性”研究,引发了线上与线下师生热烈的学术讨论与对话。
会上,吴金海老师首先为大家介绍了社会学系举办“学术午餐会”的初衷,并向在座的同学介绍了两位评议嘉宾以及报告人。随后,孙志鹏同学利用近30分钟的时间为大家呈现了他的文献研究以及由文献研究带来的理论与田野实践方面的思考。孙志鹏同学从研究问题的由来,文献检索的过程与方法,文献分析与初步发现,批判性分析与研究反思这四个部分分享了其对于西方学术界、特别是流行病学/公共卫生以及以实证主义为主导的社会与行为科学将“性身份/认同”的概念纳入到解释与分析男男性行为群体(MSM)的艾滋病风险研究的思考。孙志鹏通过回顾近74篇英文世界的文献,为大家梳理了五类“性身份/认同”相关的概念与理论范式以及这些不同的概念/范式如何影响了MSM群体的艾滋病风险。在批判性分析与研究反思这个部分,孙志鹏基于社会学与人类学视野下的性研究对于“性身份/认同”的概念化、理论化与本土化发展和研究拓展,并结合了医学社会学对于流行病学关注的个体风险因素模型的批判,质疑了这些研究是否真的能够对MSM群体的艾滋病干预有所影响。特别的,孙志鹏认为,这些将“性身份/认同”置于艾滋病风险分类的框架实际上反映出Richard Parker 所提出的艾滋病对于性研究和“性”本身的“意外的后果”。
在点评和交流环节,首先由黄盈盈老师和郭晓飞老师对孙志鹏的汇报做了点评,并且对未来文章分析脉络的厘清以及文章的批判性提出了非常宝贵的建议。黄老师基于自己多年来在艾滋病以及性的社会学研究领域的研究积累以及自己的学术研究反思,从文献梳理本身、五类“性身份/认同”模式之间的关联性、艾滋病的跨学科研究、对于“性身份/认同”概念的使用、本土化以及概念的突破和创新等几个角度做了精彩点评。郭老师则对“非意图的后果”这一概念的解释以及具体的意涵、MSM概念本身的认识与研究反思、文献梳理的脉络以及对于“性认同”与艾滋病风险的“关系”等几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在对两位老师的点评做了简要回应之后,主持人吴金海老师以及现场的几位同学围绕着文献检索方法的再思考,性身份/认同的概念与酷儿理论的关联性,与性/别、特别是男性气质的关联性,以及究竟是否真的需要“性认同”等等与孙志鹏展开了讨论。在热闹的讨论声中,本次学术午餐会圆满结束,相信无论是对于孙志鹏同学还是对于在场的同学们来说都获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