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6日,“后小康时期的中国社会发展:新规划、新征程”高端论坛以在线会议形式成功举办。该论坛是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八届(2020)学术年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阶段 新理念 新格局”系列主题论坛之一,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该论坛由上海市“中国特色的转型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社会变迁研究会、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联合承办。
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校、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等教学科研机构的11位知名社会学家做了主题报告,2位专家对报告进行了评议,三千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社会学爱好者参加了线上会议。开幕及主旨报告由上海市“中国特色的转型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主任、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文军教授主持。文军教授指出,本次会议主题定位在“后小康时期的中国社会发展”,“后小康时期”可以看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渡时期,是建立在中国经济、科技、社会等各方面都取得巨大成就与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的基础上的新阶段,在这一阶段的社会发展将会呈现出什么样的新特征,面临怎样的新问题、新挑战,都是社会学者需要去研究的重要议题。近年来,虽然我国各项事业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在面对各种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发展的不确定性环境下,我们也应该清醒认识到自身发展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差距。如何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补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发展短板问题将成为下一阶段国内改革发展的重点和有效着力点。为此,我们需要转变发展理念,制定新的发展规划,构建新的发展格局。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社会变迁研究会会长张翼教授在论坛开始时代表会议举办方和承办方做了致辞,并重点阐述了自己对后小康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些观点。张翼教授指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新征程中,学界应当投入更多精力去梳理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是随实践而不断发展的系统,是一个与其他学科既相互激荡又相互联系、彼此完善的系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于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科学判断为整个系统建构起了理论大厦;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通过解放思想而发展了这一理论大厦,并在实践中成功地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到今天“全面实现、决胜小康社会”的时代进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这个学科的发展又一次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这一新发展阶段的新命题。后小康时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建设方面,社会学者应当抓住历史的机遇,在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亲身参与和观察社会的变化、分析社会发展的动力,提炼中国化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学话语体系、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
论坛总共分为“主旨报告”、“主题发言I”和“主题发言Ⅱ”三个阶段进行。在第一阶段的主旨报告中,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培林教授做“开启中国现代化新征程”主旨报告,就中国如何走出现代化道路上的诸多陷阱,迈向现代化发展的新征程进行了探讨。李培林教授指出,中国的发展并不是完全重复过去一般的现代化过程,而是把很多国家一百年,甚至几百年的变化过程压缩到几十年的时间里完成。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中国前工业化的、工业化的和后工业化的发展问题集中显现,前现代的、现代的和后现代的现象并存,使得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经济全球化既是现代化发展的必要过程,也是科技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后小康时期,我们必须走出西方现代化的陷阱,在新的社会多样化的条件下,积极探索促进社会整合、社会和谐的现代化新途径。而当前,中国一系列的国际国内政策所显示的走大国和平兴起道路的决心,将会改变和修订“西方现代化”的逻辑,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学会会长陈光金教授做了“新型现代化视野下的质量导向社会发展问题”主旨报告。他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本质上就是一种新型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而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现代化模式,把以人民为中心、促进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等作为价值原则和目标宣称,真正体现了既有增长又有发展的中国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和新发展理念的要求。这一模式的丰富内涵是:这是一种涉及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一种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也是一种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发展的现代化,更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实现新的发展就需要新的战略,要有新的部署。未来发展的总目标就是要在继续推进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不平等、不充分的问题,大力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好地满足人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第二阶段的“主题发言I”由上海大学伟长学者特级岗教授、上海研究院第一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原会长李友梅教授主持。在第二阶段的研讨中,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主任龚维斌教授以“我国新发展阶段社会建设的重点任务”为题,对我国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进入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的重点任务进行了阐述。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王春光教授以“村社治理中的民主与有效关系问题”为题,对改革开放后乡村治理中“民主管理”和“治理有效”的匹配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其可能的方向和路径进行探讨。吉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院长田毅鹏教授以“东亚乡村振兴的社会基础”为题,找回乡村振兴的社会面向,强调加强对村落社会的保护,重构完备的乡村社会基础。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院长胡荣教授以“人的因素与乡村振兴”为题,认为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往往被忽视的就是“人”的问题,应当积极构筑“新乡贤”,发挥乡村振兴中“人”的力量。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院长成伯清教授以“从乌托邦到好社会——理想社会的谱系”为题,通过阐述“乌托邦”与“好社会”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在思想史的脉络中传递社会建设的理论意蕴。接着,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刘欣教授对上述报告进行了逐一的点评,并就如何推动后小康时期的中国社会发展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第三阶段的“主题发言Ⅱ”中由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李向平教授主持。在第三阶段的研讨中,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周飞舟教授以“分家与反馈模式:从费孝通的家庭结构变迁论谈起”为题,从“家庭本位”的理论出发,通过对新时代“分家”问题的讨论,对费孝通先生所提出的中国家庭“反馈模式”进行了新阐释。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任王天夫教授以“数据时代的不均衡及其行动后果”为题,从数字技术维度对社会分化问题进行探讨,指出了其中的“数字鸿沟”陷阱及其发展后果。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冯仕政教授以“美丽乡村与社会建设”为题,对乡村内在的逻辑和社会建设思路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反思了乡村振兴过程中“谁的乡村?谁来建设?”的现实问题。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何雪松教授以“流动、组织与治理:社会学的三个中轴概念”为题,阐述了上述三个维度在当代中国社会和当代中国社会学中的功能作用,并认为“如何将具有流动性的人组织起来进行社会建设”是现阶段的重要现实问题。发言结束,上海大学社会学院院长张文宏教授对报告进行了评议,在总结和认可发言专家的学术贡献和给予学者的思考和启迪之外,张文宏教授结合自己的学术研究,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问题。例如:针对何雪松教授将流动、组织与治理作为社会学的三个中轴概念,张文宏教授提出能否将“关系”纳入其中进行考量?指出关系在社会结构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最后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文军教授对本次高端论坛作总结发言,指出后小康社会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过程中的一个节点与中转站,其并非意味着“大同社会”或“理想社会”的到来。今天,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的重要时刻,我们需要以新视角、新理念、新方法去应对并解决后小康时期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各种困境。后小康时期的社会发展同样要求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之上,应对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做好新的社会发展规划,尽可能防范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风险和不良后果,迎接新机遇,应对新挑战。
此次会议还吸引了《中国社会科学报》、《解放日报》、《学术志》等媒体平台的全程参与,听众反响热烈。与会学者纷纷表示,此次论坛的报告学术质量高,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拓新性和前瞻性的观点,集中展现了社会学学者对后小康时期中国社会发展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的创新学术成果,是一次名副其实的高端学术盛宴。
文字|吴越菲、刘雨航、王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