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民族一词的“不可外译性”及其由来
【时间】2018年3月30 日(星期五)10:00am
【地点】法商北楼525室
【主讲】潘蛟: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人类学研究所所长
【主持人】黄剑波: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教授,人类学研究所所长
【主办单位】社会发展学院
【摘要】如今,在面向海外学术界的交流过程中,“民族”一词显得颇为含混以至于难以找出妥帖的对应词,很多学者干脆就不再翻译,直接以“minzu”示人。颇为吊诡的是,“民族”一词本来就是近代的舶来的。本次的主讲嘉宾潘蛟老师试图为我们揭示“民族”一词不可翻译性的渊源及其在当下国际学术语境中的内涵。
【讲者简介】
潘蛟,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人类学研究所所长
1984年中央民族大学历史学学士
198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族学硕士
2000年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博士
1996年剑桥大学“志奋领”(Chevening Scholarship)访问学者
2000年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大学访问学者
2005年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富布莱特访问学者
主要研究领域有:族群认同与民族主义,社会分层,城市人类学,中国西南少数民族
曾发表著作:《民族国家与民族问题》、《解构中国少数民族:去东方学化还是再东方学化》、Theories of Ethnic Identity and Making of Yi identity in China等中英文论文30余篇,主编《中国社会文化人类学百年文选》,《人类学讲堂》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