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学校封闭管理以来,社会发展学院党委认真落实各项疫情防控精神,压实责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迎难而上,全力以赴筑牢抗疫防线!
服务保障,逆行暖心。连日来学院多次召开党委会、党政联席会专题部署推进疫情防控各项任务,制作党员干部值班表,明确责任。学院党委第一时间统计储备物资,为留在学院的师生准备牙具、被褥等生活必备用品,主动关心师生切实困难和急切需要,为师生们提供坚实保障。辅导员每日统计用餐情况、核酸检测情况,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黄燕率先“逆行”,冲锋在一线,坚守在闵行校区抗疫,工作起居均在办公室,从3月13日学校闭环管理至今,从未归家,而这样坚守的日子仍在继续。学院党委书记熊琼心系学院师生,先后两次申请,赶到闵行校区与师生同在。学院党委精准排摸掌握校内师生动向,做好师生的“主心骨”。
云端学习,一如既往。自3月10日起,全院课程调整为线上授课。学院院长文军、分管教学副院长黄晨熹、赵晔琴第一时间部署安排教学事宜,保证线上教学有条不紊。学院教学委员会启动在线课程听课检查,保证在线教学的有序进行。院长文军教学之余专门线上听课,并通过教职工群、系所主任群、支部书记群等再三嘱咐老师们一定要保证线上教学质量,关心学生学业,对毕业班同学及时予以支持帮助。老师们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还经常进行在线互动,避免学生因线上学习而走神。学院重要的学术科研讨论交流活动也从线下转为线上,没有停歇。学院还专题研讨落实2022年硕士复试招生工作方案及措施。

老师居家在线教学

师生线上互动
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座堡垒。学院师生党支部同心同德,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通过支部书记群,再三压紧压实责任,及时收集师生们的问题、反馈等。教师党员主动请缨,积极参与社区和学院的志愿防疫工作,担任学院的守护者。学校实施封闭管理并开展全员核酸检测期间,各学生党支部积极响应“蓝马甲”行动,挺身而出,利用课余时间,坚守一线,服务师生,为学校的稳定有序增添了力量。他们有的担任层长、楼长,负责三餐发放、处理垃圾;有的担任核酸检测志愿者,维持秩序、进行引导;有的负责校园巡逻、发放口罩;还有的居家隔离期间担任所在区的志愿者……正是这些坚守一线的年轻的力量,展现了新时代社发院青年的使命担当,值得点赞!


社发院青年党员担任志愿者
风雨同舟,与你同在。疫情期间,有很多的老师、同学默默奉献坚守,总有一些暖心的时刻值得记忆。辅导员凌晨2点被电话叫醒,为的是排摸一名同学是否在校,而这通电话需要来回被确认,也许要花上1小时的时间才能处理完成。一位老师被封校内无法买药,该药品对老师来说急需且重要,学院党委动员未被封控的老师通过各种途径采购药品,又通过法学院岑峨书记爱心接力终于在18日深夜送到教师公寓,解决了老师的燃眉之急。社会工作系部分同学因无法进行专业实习产生焦虑,社会工作系第一时间建立沟通群,逐一与学生沟通具体需求,并引导同学们合理安排学习,院系将在整体上把握时间并根据情况及时作出调整,保证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进度顺畅……
疫情之下,每个人都不是旁观者,希望大家都能伸出力所能及的援手,行动起来。学院永远是坚强的后盾,风雨与共,我们同在,请大家放心。相信疫情终会消散不见,有大家在,我们守护的如常的生活,如常的社发院,很快会回来!
故事未完待续……
社会发展学院党委
2022年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