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院务公开  团委工作

“社”想成趣,“践”行见远(二)——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社会实践旅程第二弹

作者: 发布日期: 2019-02-02

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在这里给大家拜个早年啦!祝大家事事顺心,阖家欢乐!“爆竹声中一岁除”,在这新旧罔替的时刻,回首过去的一年,是不是长大了许多呢?这个寒假,社会实践团队的成员们也有各自的实践收获哦,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的实践成果吧!


华泾镇七彩小屋志愿服务

队伍成员席明珠 朱思怡 杜玥 蔡思真 徐天恒 张贵铭

128日下午一点半,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共创成长路——‘大哥哥大姐姐’计划”寒假社区行实践队伍来到了上海市徐汇区华泾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七彩小屋。此次活动围绕着“传统文化,乐在其中”的主题,分两个课时进行,旨在让小朋友通过志愿者的讲解以及丰富多彩的活动,拓展眼界,增强团队精神。

第一个课时用时两个小时,围绕着“童心汇灯”这一主题展开。首先,通过简单的破冰环节,小朋友和志愿者拉近了距离,这也为接下来课程的顺利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之后,活动便正式开始了。首先,由朱思怡同学向小朋友介绍灯笼的种类以及关于打灯笼的传说,小朋友们听得不亦乐乎,仿佛已经沉浸在这些有趣的传说之中。随后,志愿者让小朋友想一想,还有哪些关于传统佳节的传说。小朋友积极认真地进行思考,大开脑洞,补充了不少关于传统节日的传说。


小朋友在认真思考关于传统佳节的传说


接下来,志愿者为小朋友播放了一段手工达人制作灯笼的视频,小朋友看得兴致勃勃。视频刚刚播放完,有的小朋友就开始跃跃欲试,想要自己动手制作灯笼。在小朋友的期盼下,课程到了最为核心的环节——制作手工DIY灯笼。虽然在制作的过程中有很多困难,但是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小朋友都成功地制作了属于自己的灯笼。他们脸上都洋溢着欢乐的笑容,第一天的授课活动也在欢声笑语中迎来了尾声。


小朋友在认真地制作灯笼


129日下午一点半,在小朋友的期盼中,迎来了第二次的授课活动,本次课程围绕“美丽的雪”的主题展开,为发现并提高小朋友的创作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第二课时同样历时两个小时,分为三个环节。

雪,是属于冬日的童话,是上天赐予孩子的礼物,几乎所有的孩子都爱雪。然而,很少有人看清雪真实的模样。在活动一开始,志愿者便给小朋友播放了一段呈现在显微镜下雪的动态视频。在视频结束后,小朋友便不住地问志愿者,为什么那些雪花都是六角形的,志愿者便顺势向小朋友介绍了关于“雪”的知识。

在了解雪的相关常识后,活动便进入了第二个环节,从传统文化中找寻“雪”的痕迹。志愿者分别从与 “雪”有关的成语、谚语与诗句三个角度,考察了小朋友平时的积累,同时从这三个角度,向小朋友传授了关于“雪”的知识。小朋友亦积极开动大脑,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小朋友在专心地制作“雪人”


在小朋友的讨论声中,活动进入最为激动人心的环节,自己动手做一个雪人。小朋友需利用泡沫制作的雪人模型与彩泥,自主设计或参照PPT上所给的样式,制作雪人。拿到雪人模型与彩泥的小朋友兴奋极了,似乎是真得在堆雪人。有的在认真的思考该给雪人穿什么衣服、佩戴什么颜色的围巾,有的在仔细地调整雪人眼睛、鼻子、嘴巴的距离,还有的利用剩余材料,做了几个雪球,与同伴打起了“雪仗”,不亦乐乎。


雪人”大家庭


为期两天的志愿服务告一段落,寒假社区行活动也到此结束了。带着不舍与留恋,志愿者们期待着下一次的相逢。两天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它带给小朋友和志愿者满满的感动。希望未来的一天,当志愿者小朋友回想起此次活动,脸上依然可以洋溢幸福的笑容。


集体合影


2019年乡土建设学社云南大理沙溪村“爱的教育”志愿冬令营

队伍成员:闫子鸣 陈婷 许羽桢 唐都宁 许有璐

位于云南省大理剑川县西南部的沙溪古镇,是一个青山环抱的小坝子,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澜沧江水系黑潓江由北至南纵贯全坝,也是茶马古道唯一幸存的集市。同时这里也是国家级贫困县,教育资源匮乏。华东师范大学乡土建设学社受当地公益组织“剑湖学堂”的邀请,于1月由五名爱心志愿者在这里的沙溪镇田园小学、甸南镇白山母小学等学校,协助剑湖学堂开展乡村冬令营的教育工作。

全程活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为了让孩子们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学习领悟,首先需要消融孩子们初次参加冬令营的害怕与对陌生人的防备之心,乡土建设学社的志愿者们用耐心、亲和的行动,分设小组,并且积极鼓励、引导孩子们参与制定小队队名、口号、队旗等,进行团队建设。


小朋友在制作小队队旗


为了释放孩子的天性,促进队员之间的熟悉,缓解沟通间的阻碍,乡土建设学社的志愿者积极鼓励孩子们参与到与大自然的互动之中。


实践队伍开展野外活动


小朋友在与大自然互动


随后乡土建设学社的志愿者寓教于乐,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带领孩子们进行英文诗歌早读,用简洁易懂的形式给孩子们讲解科学实验,激发孩子们的探究兴趣。并且秉承着“让孩子回归本土文化根源”的理念,认真带领孩子们探索感知剑川木雕工艺的源远历史文化。


志愿者在讲解木雕工艺的知识


小朋友在参观木雕


华东师范大学乡土建设学社的志愿者在为期为7天的志愿活动中和当地小朋友一起生活,一起在没有围墙的乡村社区里读书、唱歌、画画、爬山、远足,开展生态农耕,学习传统美食和其他手工艺制作,推行健康饮食、环保教育。并且协助城市家庭与当地小朋友结对子,开展冬令营,共同感知爱的教育真谛。


一带一路”背景下农企资源整合与合作共赢模式探析—以河南省西峡香菇为例   

队伍成员:周啸云 孙佳琦 荆珂意 李艺凡 翟梦帆 芦瑶

2019120日,周啸云实践队伍到达河南省西峡市进行菇农、企业的香菇产业发展考察。简单休整后,实践队伍就第二天的调查任务做了分工和最终准备。21日一早,队伍成员开始分头行动。

周啸云实践队伍前往丁河香菇市场和康润菇源有限公司。在西峡,香菇、中药、猕猴桃是当地三大支柱产业。香菇的种植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西峡的低山气候适宜香菇生长,山里的农民们在政府带领下走上香菇种植道路。此行实践队伍正巧赶上了香菇的收获季节,香菇一年收获一次,冬季搭上大棚保温,夏季搭上黑布遮荫,香菇的生长最怕高温,所以夏季是香菇生长危险期,但山里的气候相对温和,能消解部分酷热。香菇种植在菌棒上,菌棒的制作也讲究道道工序。菇农种植的香菇在收获后会直接运送企业,或者由合作社收集一同卖出。当地香菇企业的香菇来源,或者有公司专业的种植基地,或者是筛选买进菇农的作物。


大棚香菇菌棒


康润菇源有限公司产品只对外出口。公司定位生产高端产品,主要有养生保健类食材。很难想象在大山深处的这样一家企业,产品竟远销欧美各国。“一带一路”给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政策支持。

下午周啸云实践队伍前往家家宝食品有限公司。家家宝是一家生产加工香菇零食以及其他副产品的公司,零食生产流水线作业,从原料到加工到包装,生产过程全部透明。产品主要内销,但同样也有对外销售渠道,如俄罗斯、东南亚。

这些企业仍然属于中小微企业。在实践过程中,周啸云实践队伍着重关注企业发展问题。融资难、用工难仍然是发展最大掣肘。在西峡,男女工工资存在差异,男工一天工资120-140,普遍高于女工,但公司仍然缺乏工人。此外,科技创新在企业,尤其是这些农产品为主的企业中,作用依然欠缺。


本期的社会实践报告到这里就结束啦!看到他们的实践收获,同学们有哪些感想或思考呢?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伴随着新年的脚步,我们都长大了一岁,新的一年,希望同学们都能收获新的成长!


 | 席明珠 闫子鸣 周啸云 常一琳

图 | 哥姐”计划组 乡土建设学社组 周啸云组

社会发展学院实践部

20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