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院务公开  团委工作

“社”想成趣,“践”行见远(三)——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主题社会实践旅程第三弹

作者: 发布日期: 2019-02-12

新春过后,辞旧迎新。伴随着新的一年,社会实践也掀开了新的篇章。着眼现在,寒假实践正精彩纷呈。展望未来,更多旅途待我们探寻。就让我们继续跟随实践的脚步,一起聆听最新一期实践队伍的实践心得吧!


融入与区隔: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与学业经历——基于吴泾实验小学的田野调查

实践成员:朱思怡 魏晴 彭钰雯 林晓蝶 姜昱竹

流动儿童是指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所形成的新群体。《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7》指出,在流动人口中,0-14岁儿童比重从2011年的19.8%升至2016年的21.7%,而近年来中国新生代流动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2016年已达到64.7%,成为流动人口中的主力军(李争,2017)。而在对流动儿童的已有研究中,一些学者从校际差别的角度研究发现,相比起打工子弟学校,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更可能被城市文化同化,通过定居在城市中进行的一系列主动融合行为,将自己在城市中的身份定义为“准市民”,然而,公办学校的隐性课程设置以及社会福利、观念、社会关系、社区、休闲、认同等方面的社会排斥,阻碍着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对于城市的认同(王毅杰、高燕等,201011)。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在适应城市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而逐渐融入城市生活,而逐渐脱离“老家人”这一身份认同;而另一方面,老师、同学等的负面评价影响流动儿童“上海人”这一身份认同的形成。因此,相比于其他流动儿童,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更容易陷入身份认同的危机之中。那么这一危机是如何影响他们的社会认同,而这一社会认同又会对他们的学习经历产生怎样的影响?

寒假期间,朱思怡实践队伍成员以在吴泾镇实验小学读书的外来人口为例,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究。吴泾镇实验小学为公立学校,对非沪籍的家庭而言,进入该校读书的门槛较高,需达到一定的积分或拥有学区房,然而其非沪籍学生占比较大,达到45%


吴泾镇实验小学


123日上午,小组成员来到吴泾镇实验小学门口,对等在外面孩子的家长进行简单的问卷调查。通过偶遇抽样的方法,朱思怡实践队伍对20名非沪籍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从而得知,这些家长虽然没有上海户籍,但是大多在上海有房子,且家庭月收入过万。除户籍外,他们的家庭条件与上海本地家庭相等,甚至优于上海本地家庭。对于孩子的祖籍,家长都会告诉孩子他们的老家在哪里,也会清楚告诉孩子他们没有上海户籍,虽然生活在上海但仍然是老家人。对于将来是否留在上海,大多数家长表示希望孩子可以留在上海。其中,一部分家长对于留在上海表现出十足的信心,对他们而言,取得上海户籍只是时间的问题;另一部分家长则表示,虽目前在努力通过考证等途径达到在沪高考条件,但是如果达不到条件他们也能坦然接受。总之,从家庭教育的层面看,这些孩子倾向于将自己归为老家人。

在接下来的时间中,朱思怡实践队伍还将对吴泾镇实验小学的老师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对于在此次实践中确认合适的家庭进行深度访谈,对上述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校里校外——吉林省高中教育场域的分裂、冲突与妥协

队伍成员:姜昱竹 刘明谦

姜昱竹实践队伍利用寒假时间,前往吉林大学附属中学高中部、吉林市第一中学,并对在校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进行考察。

吉林大学附属中学高中部建校以来,积极吸纳外校名师、扩充生源,意在成为长春市乃至吉林省和全中国的优秀高中。吉林市第一中学是“全国百强中学”之一,拥有百年的历史,其教学水平和教育资源、学生资源十分优厚。


      吉林市第一中学              吉林大学附属中学高中部


姜昱竹实践队伍选择在高校集体宣讲的日子来到学校,也是为了能见到更多的学弟学妹,在帮助他们答疑解惑的同时,也了解到现在教育的更多情况。另外他们选择在吉大附中、一中进行访谈的原因是在两所学校教师与学生均优质的情况下,学生仍选择课外辅导,更具代表意义。由于培训市场需求最强烈的是高三的学生,高三学生的需求规模大,因此访谈的对象均为高三学生。


队伍成员在简单询问在校学生


学校老师亲切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在本次访谈中,姜昱竹实践队伍了解到:目前大多数高中生都至少报了一个课外补习班,并接受各种学科的补课指导。其补课形式有小班形式,例如一对一、一对多的补课,也有在课外机构的大班补课方式。在价钱方面,一对一的价钱在500~1000之间,大班形式在100~200之间。关于上课外班的想法,部分“奥班”同学表示是因为学校教学节奏过快,课后询问的同学教多,然而老师数量有限,因此选择课外辅导进行答疑解惑;部分同学是由于这门科目学不明白,成绩较差而选择上课外班;部分同学则表示是家长要求上的课外班,并推测家长是由于“别的同学上,我的孩子也要上”的心态,要求上课。

通过简单访谈,姜昱竹实践队伍发现,在供求方面,学生和家长想进行额外的学习,培训机构想获取利润,学生家长作为一个整体的需求方与培训机构的供给方是不存在矛盾的。引发矛盾的是学校要求学生更多时间在校学习的做法与培训机构利润空间缩小的矛盾。而目前一中选择使更多老师在统一时间统一地点为全校同学答疑的方式力图改变这种矛盾的状态。


梦回鄱阳大地,情系候鸟天堂 ——鄱阳湖生态环境实地调研

队伍成员:占金枝 胡欣

占金枝实践队伍利用寒假时间,前往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进行实地调查。他们看到了冬季的鄱阳湖湿地,另外也看到了白鹤、白枕鹤、白天鹅、黑天鹅等。由于社会实践当日天气并不是很好,有大风,同时还伴随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因此,队伍成员看到的鄱阳湖是处在烟雨朦胧的状况下,远处的山与湖也是掩盖在一层层的薄雾之下。


鄱阳湖远景                           鄱阳湖近景


然而这并没有影响占金枝实践队伍对鄱阳湖的观景印象。从实地调查的结果来看,他们发现冬季的鄱阳湖还是略显苍凉的,有些许萧索。当天的天气不是很好,因此队伍成员并没有观察到有成群的候鸟在天空中飞翔。然还是看到了各式的鸟。例如有许多白天鹅和黑天鹅在水面上游玩嬉戏,林中有各种鹤类在觅食。


鹤类聚集区


次日,占金枝实践队伍来到了鄱阳县林业局。在与相关人员介绍清楚此行的目的之后,占金枝实践队伍找到了鄱阳县湿地办与野保站的工作人员,并向他们咨询了鄱阳湖湿地的候鸟的生存现状,了解到了当地政府对候鸟的一些保护政策,如定期巡湖、候鸟保护宣传、不定期突击检查等。除此之外,结合与相关工作人员的交谈与文献资料的查看,占金枝实践队伍对于省政府在鄱阳湖湿地候鸟的历年调查,以及政府对违法行为的惩处有了初步的了解。

后续占金枝实践队伍将继续深入调查归纳,让我们期待他们的精彩表现。


队伍成员与工作人员合影



 “社”想成趣,“践”行见远。

本期的实践分享是否让你意犹未尽呢?

那就让我们期待下一期再见吧!

假期短暂,但实践之旅,我们依然在路上。



| 朱思怡 姜昱竹 占金枝 舒悦

| 朱思怡组 姜昱竹组 占金枝组

社会发展学院实践部

2019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