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上午,为了迎接“6.9文化与自然遗产日”,由华东师范大学博物馆、华东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应用研究中心主办,海上风民俗博物馆以及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承办的“海上丝绸之路手工棉纺织技艺的物像叙事——上海土布经典纹样展”在闵行校区图书馆二楼开幕。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党委书记熊琼、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副馆长魏明杨、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推广部主任刘艳、华东师范大学博物馆教师胡盈,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非遗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善威,苏州工艺美术学院桃花坞年画社社长华黎静,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田兆元,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党委副书记黄燕,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教授徐赣丽,艺术家潘溯,上海永娣土布传承馆馆长何永娣,三林标布非遗传承人刘佩玉以及来自上海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和上海工艺美术学院的教师和上海土布爱好者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所助理研究员、博士后李柯主持。
首先,胡盈介绍了华东师范大学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情况,作为一家颇具实力与规模的高校博物馆,拥有中国历史文物馆、生物馆、校史馆以及“海上风”民俗博物馆五个分馆,不仅致力于文化遗产的收藏、保护、展示、教育与研究,更通过高校博物馆来促进学科发展、人才培养与文化传承。“海上风”民俗博物馆近年连续举办的展览,在传播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绩卓然。
魏明杨表示,上海土布经典纹样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这些经典样式融合了元代以来,近八百年上海所在的江南地区棉纺织业的发展景象,使我们可以想象上海“衣被天下”的繁华,以及海南、越南等热带地区的纺织文化如何融汇到江南地区,点燃与兴盛了长江下游的纺织文化,也记载了黎族、苗族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书写的绚丽画卷。因此本次展览是一次近距离的感受海南百川、博采众长的海上丝绸之路的机会,也是一次感恩发明、感恩前辈、启迪智慧,激发创造的机会。
熊琼书记介绍了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近年来在文化传承、非遗保护、文化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成绩。社会发展学院的学科建设和排名在全国稳步前进,特别赞扬了民俗学所的学习、科研以及实践的能力,为非遗事业的保护、传承提供了强有力的学科支持。
苏州工艺美术学院桃花坞年画社社长华黎静介绍了与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合作推进年画研究和保护的情况。画家潘溯从油画创作的角度,介绍了艺术家对于上海本土元素的理解与利用,创作土布题材的油画作品,源于感人至深的土布乡土情结,希望能通过现代艺术的解读,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起到绵薄之力。
田兆元教授对到场嘉宾表示了欢迎与感谢。他认为上海土布是上海历史最辉煌的写照,黄道婆即为其中的杰出代表,土布的经典纹样是上海土布最为灿然华美的地方,不仅具有典型的江南文化特征,更融合了来自少数民族以及异国纺织文化的特征。田兆元教授还为来宾介绍了策展过程,在田野调查中,策展团队征集了棉纺织工具、手工织布文物,更拍摄记录了上海地区手工棉纺织技艺传承人口述史。此次展览将田野成果以博物馆叙事的方式呈现,希望通过博物馆物象叙事的方式讲述上海手工棉纺织史的社会画卷、上海人民的智慧,以及海上丝绸之路上各国人民的友谊。上海土布应当之无愧地成为上海的文化知名品牌。
上海永娣土布传承馆代表何永娣女士以及三林标布非遗传承人代表刘佩玉女士分别介绍了各自的土布传承故事,并呼吁更多的年轻一代加入到她们的土布事业当中,以实现真正的传承。
开幕式上,苏州工艺美术学院桃花坞年画社社长华黎静为华东师范大学海上风民俗博物馆捐赠了69幅桃花坞年画,画家潘溯向华东师范大学博物馆捐赠了由他绘制的《黄道婆画像》,此画像来自于“海上风”民俗博物馆征集于民间的一辆脚踏三锭纺车,为民间塑造的黄婆形象首次发现。
此次展览共展出清末、民国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手工织布及相关制品60余件以及完整的手工棉纺织工具一套。在展览上,不仅能见到诸如“芦扉花”、“三阳布”、“金银链条”等经典上海土布纹样,更能一睹稀少的“紫花布”以及崇明“百字布”提花织毯,因其记载了大量社会、时代以及个人信息,堪称为一部织在布匹上的史书与传记。在导览参观环节之后,嘉宾们相继参观并亲自坐上织机体验手工织布与编织花带。
此次展览是继2017年华东师大博物馆举办“一带一路非遗保护——越南东湖年画”系列展览之后的第二个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展览。展览时间将将从6月1日持续至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