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研究  学术动态

华东师范大学第十三届城市社会论坛顺利举办

作者: 发布日期: 2022-11-07

20221029日上午9时,华东师范大学第十三届城市社会论坛正式开幕。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人类学研究所吴旭教授主持开幕式,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文军教授致开幕词,向此次城市社会论坛的参会者、出版机构以及组织者致以诚挚的谢意,并祝愿此次论坛顺利举办。



随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段颖教授、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中心王晓葵教授、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薛熙明教授进行主题发言。

段颖教授以《流动之躯、悬浮之家与发展之困:粤北山乡的城镇化研究》为题,基于粤北山乡盘王的田野调查,阐述了城镇化过程中所呈现的人口流动、家庭变革与社会变迁。王晓葵教授以《“事件”与“日常性”:以灾害文化视角的考察》为题,从灾害人类学的视角出发,对灾害“事件”与“日常性”关系进行讨论,进而揭示在灾害事件频繁发生的地域,形成的应对灾害的文化模式的特征和本质。薛熙明教授以《欧洲知识传统与现代性语境下的移动表述》为题,基于古希腊思想与希伯来思想的基础,考察了西方社会所形成的西方知识传统中人类的移动性和现代性语境下的“移动”表述,对移动行为的知识谱系进行了梳理。






此次论坛以“流动、停滞和可欲的未来”为主题,共举办 12 个分论坛,各分论坛情况如下:


Panel 1:金融、人工智能与风险

本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何瑞雪(Horacio Ortiz)副教授主持,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张巧运博士担任评议人。共 3 位发言人做主题汇报。


华东政法大学硕士生杨云天以《当代元宇宙概念的金融犯罪风险研究——以NFT数字藏品为例》为题,讨论了在虚拟业务发展的当代,NFT作为元宇宙的科技构成,在经营、销售活动中隐藏的诸种金融犯罪风险。长春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崔颖以《当代社会工作介入 90 后员工离职倾向的研究》为题,从离职年龄、学历、用工形式三个方面分析 90 后员工的离职现状及原因,并从企业社会工作角度给予相关建议。中国农业大学孔锋副教授以"Understanding Catastrophe Risk Prevention in China in the Context of an Interconnected Risk Society"为题进行报告,指出各种类型的接触网络为巨灾风险的跨时空传播提供了多样化的渠道,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国综合灾害防御能力的主要特点,从决策者的角度提出化解巨灾风险的关键点。






Panel 2:基层组织与社区治理

本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朱宇晶博士主持,上海师范大学邢海燕教授担任评议人。共 3 位发言人做主题汇报。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鲍雨博士以《构建人才友好型环境,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为题,从全球化时代城市吸引人才的要素特征出发,明确构建人才友好型环境的重要意义和主要方向,并以建设国际化社区为切入点,提出我国城市提升国际化水平的对策建议。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朱登轩报告题目为《“区块链+”:技术驱动社区治理的信息逻辑》,他指出,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治理模式,在社区治理中能够满足社区信息协同、多元主体参与和社区信任建立的需求,改变社区公共事务的参与模式,重塑社区治理结构。清华大学本科生李熙玥以《超越分异与混合:基层组织建设与保障性住房社区的社会融合》为题,基于公租房社区的多案例比较分析,指出相较于建设方式,基层组织建设在推动保障性住房社区社会融合中扮演的角色更为重要,因此需要将基层组织建设作为保障性住房社区的“软基建”来进行前置性规划和建设。







Panel 3:劳动与工作

本论坛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刘琪教授主持,上海师范大学袁丁博士担任评议人。共 3 位发言人做主题汇报。


圣安德鲁斯大学杨旸博士以"Arbitrage Labour: the Subjectivity of Transnational Sojourners in Southeast China"为题,基于“套利劳动”(Arbitrage Labour)这一概念,分析了华南地区跨国工作者的主体性,她提出,劳工并非总是作为资本的客体,而是可以通过套利这一实践来获得议价能力,这也是世界范围内新自由主义转型的一部分。上海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王慕文以" Informal Employment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Urban China: Do Employment Sector and Working Time Flexibility Matter?"为题,讨论了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和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的就业部门和工作时间的灵活性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浙江省委党校硕士研究生谭磊以《倦怠与激励:平台企业青年加班现象与情绪劳动》为题,基于情绪劳动理论的分析,从时间、空间、私人生活三个向度讨论了平台企业青年劳工群体的情绪展演机制。





Panel 4:都市灵性与“修行”

本论坛由中央民族大学陈进国教授主持,厦门大学龚浩群教授、南京大学杨德睿副教授担任评议人。共 5 位发言人做主题汇报。


波士顿大学博士研究生徐榕榕以《观复:都市修行的时间与节律》为题,通过剖析四类田野调查案例,探讨当代都市道教徒的日常生活中两套并行的时间节奏,并由此衍生出都市独特的修行实践。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冯舒欣以《从“治病”到“济世”:华南普渡公司的养生与身份认同》为题,通过追踪个体养生者在送茶、诵念制度、体验手法、读经等日常养生活动,分析其对身体、健康、财富与生死理解的演变。华东师范大学常嘉亦硕士以《作为商品的冥想》为题,讨论了冥想的商业化过程,并指出商业化的冥想把消费者引向更广阔的实践形式和本体论关怀。中国社会科学院王超文博士以《征书合道:一位小城书家的日常与书写实践》为题,通过聚焦日常书写、书法教学以及抄经中涉及的临帖、重复性与创造性等议题,展现了普通个体在具体身心实践中的感官体验、技能习得、内化技术和认知形成。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徐瑞泽报告题目为《从“围困”窥探未来:都市年轻群体在灵性消费中的身份“突围”》,以“个人-社会-超社会(宇宙)”的关系作为分析框架,指出塔罗占卜作为一种“灵性”伪装之下的消费行为,体现了年轻群体对塔罗牌的各种要素构成的宇宙的共同信赖。


评议后,报告人、评议人与线上参会的师友一起参与了圆桌讨论环节。针对苦难、中国当代消费社会的特征、新异化与新自由主义以及前述报告的一些细节性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Panel 5:精神健康与日常生活

本论坛由上海大学张亦农教授主持,复旦大学朱剑峰教授、上海精神卫生中心主治医师姚灏担任评议人。共 6 位发言人做主题汇报。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卫生中心主治医师来建波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之路》为题,综合分析青少年出现精神障碍的生物、社会文化和心理因素,讨论了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的精神康复全流程。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李达报告题目为《精神疾病的药物化过程》,以精神疾病的药物化过程为研究核心,指出生物医学的发展开启了精神疾病的药物治疗时代,但药物治疗在试图缓解人类精神痛苦的同时也导致了精神疾病的药物化。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唐沈琦报告题目为《近代上海的“停丧缓葬”现象及其卫生观念》,通过历史考察,指出停丧缓葬这一现象的形成,在于汉人社会遗体卫生知识体系的道德化特征。北京理云传媒有限公司刘昕子导演通过分享纪录片《过山车玩家》的拍摄经历,讨论了关于双相情感障碍诊断、成因、以及社会归属的问题。广东省日慈公益基金会的陈彬华以《家的社会田野:超越原生家庭的视野》为题,从心理热这一现象出发,以“原生家庭”这一概念的传播与接受为例,讨论了精神分析在市场化力量影响下的传播,这为人们希望将家庭作为问责主体的内在动力提供了出口。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许澜洋以《近乎正常:日常生活视域下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者的自我重塑》为题,通过日常生活的民族志研究,指出青少年双相者的自我重塑并不旨在寻找某个最终的“正常的”自我以回归社会,而是在个体与社会、日常生活与医疗实践的对立统一中不断生成“近乎正常”的自我。







Panel 6:作物、食物与城市“阳台经济”

本论坛由西南民族大学薛熙明教授主持,华东师范大学吴旭教授担任评议人。共 6 位发言人做主题汇报。


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黄雨菲以《凝固的时间与流动的空间——陈年藏茶的价值建构》为题,讨论了现代消费者对于陈年藏茶的符号性消费,并指出在“时空压缩”的现实面前,人们对于时间和空间的体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次仁群宗以《咖啡馆与视觉生产:现代拉萨的空间想象》为题,通过对拉萨市区四家咖啡馆的研究,发现咖啡馆成为了拉萨地方性与全球性的展示场所,并借助社交媒体的分享与扩散,塑造着拉萨城市的想象与青年群体的品味。香港中文大学邵盟以《与“超级食物”同行——全球在地化的食物地景、身体感知与自我形塑》为题,将“超级食物”这一概念本身问题化,指出与“超级食物”走向前台的是在地的食物地景、身体感知和自我形塑,但原本嵌入的地方生态、劳工政治和食物权益也在无形中被遮蔽。上海海洋大学张雯副教授以《人类世时代的人鱼关系——以舟山群岛为例》为题,利用“栖居”视角,将海洋环境变迁和老年渔民生活史结合,讨论了舟山群岛周围的人与海洋关系。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Tapiwa以《Why Women Empowerment Is Important For Food Sovereignty》为题,通过分析妇女获得粮食和在与粮食生产和消费有关的决策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指出赋予妇女权力将大大有利于将粮食视为一项人权。华东师范大学李睿俊硕士以《寻“鲜”有道:云南野生菌的风味与感知》为题,聚焦于野生菌风味的生成以及如何被人感知,指出野生菌既是社会文化之物,也是自然中复杂的集合体生命,其物性和物种性都不可忽视。







Panel 7:数字、数字化与游戏研究

本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陈赟博士主持,华东师范大学苏婉博士担任评议人。共 5 位发言人做主题汇报。


中国社会科学院张劼颖博士以《数字虚拟世界的游乐与生产》为题,从职业化、政府政策到选手,对电竞产业链进行了全方位分析,并提出从生态理论视角理解电竞。中国农业大学丁一帅以《游走“灰色”:游戏代练的数字劳动控制与不稳定性抗争》为题,通过关注代练劳动生产中的“劳动发生学”与压迫和反抗,分析了代练产业的劳动生产现状和矛盾。爱丁堡大学博士研究生王志威报告题目为《“中国人在线”:以互联网为媒介的中国国族认同的话语(再)生产》,采用民族志方法论,综合了“日常国族性”、“国族/民族主义话语”与“‘狂欢节式’的(中文)互联网”三个方面的理论,得出了一定的初步研究发现。宁夏大学硕士研究生史聪玲以《剪纸动画:当代“非遗”传播的一种新媒介》为题,对非遗传播新媒介——剪纸动画进行探究,通过历史梳理和个案分析进行了阐述。华东师范大学的余张妍以《哪吒之魔童降世》《大鱼海棠》两部影片为例,指出国产动画电影是重塑民间传统的新语境,并通过实证研究将观众对两部电影中民间传统重构的接受情况划分为接收、意义阐释和再创作三个模式。





Panel 8:都市、记忆与都市民族志

本论坛由华东理工大学沙吉丹教授主持,南方科技大学王晓葵教授担任评议人。共 3 位发言人做主题汇报。


福建师范大学的张雪蓉以《作为媒介的上海地铁:”他乡客“的城市想象、记忆与认同建构》为题,围绕田野调查经历和深度访谈,讨论了地铁作为“他乡客”主要的通勤工具,如何改变和建构其城市想象、记忆和都市观念。上海大学硕士研究生金家倩以《记忆中的地方——基于上海市聿庆里社区口述史的研究》为题,通过口述史访问,提出将交通路网、消费空间和社会性意涵作为解构社区地域空间的三根主轴,社区在其共同影响下离散、融合、凝聚和流动。南开大学硕士研究生钱芃希以《多重面向与视角呈现:都市民族志的研究回眸》为题,通过对都市民族志的脉络梳理和反思,提炼出“跨国人口流动与全球在地化”、“乡-城迁移下的劳工处境”、“国家-社会关系下的城市社区与空间更迭”这三大核心议题。






Panel 9:新时代的社会服务


本论坛由上海海洋大学张雯副教授主持,东南大学钱霖亮副教授担任评议人。共 4 位发言人做主题汇报。


华东理工大学的梅士伟以《“老漂族的新朋友圈”:随迁老人的城市社会网络构建模式研究》为题,从不同地区随迁老人的城市社会网络现状出发,指出随迁老人社会网络构建呈现出“芦苇型”、“苔藓型”、“劳燕型”、“灵鸟型”的不同模式,并据此提出对应支持路径。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许元馨以《城市社区工作者团队建设的路径研究——以S社区D项目为例》为题,指出作为社区治理的重要主体,城市社区工作者团队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治理目标的实现与否。西北师范大学的韩燕花以《灾后随迁独居老人居家养老问题的个案研究》为题,针对随迁独居老人在随迁后出现的适应困难、缺乏照料、心理孤独、社会支持少等问题,提出对应的社会工作方案。重庆工商大学硕士研究生陈国梅以《科技伦理视域下有关人工智能技术的若干风险研究》为题,指出在技术化、数字化逐渐发展为当今社会主题的背景下,必须警惕人工智能技术所带来的伦理风险,探究伦理风险背后的根源并寻求对策。 






Panel 10:“践”与“行”中的审美驱力


本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陈赟博士主持,中山大学段颖教授担任评议人。共 3 位发言人做主题汇报。


华东师范大学张晖博士以《寻觅沧古之美:访古爱好者的古建朝圣》为题,指出“访古”亚文化群体对于历史建筑遗迹的痴迷接续了中国艺文传统中由“时间感”所塑造的美感体验的追求,古迹寻觅之旅的终极获得感包含了心灵的净化与升粹。厦门大学冯莎博士以《公民与在地:艺术介入社会的影像》为题,聚焦于艺术介入实践中的影像路径,讨论了实践者如何将在地的公民影像作为一种另类的或反身性媒介。南京大学冉光沛博士以《再现地景:关于华泉台地景观的多重表述》为题,对滇西北高原山地华泉台地自明代以来文字影像资料进行了梳理,通过比较这些不同的再现文本,尝试分析文字或影像媒介所承载的不同行动主体对地景的感知与想象。






Panel 11:流动时代的文化传承与主体实践

本论坛由中南民族大学哈正利教授主持,上海大学张亦农教授担任评议人。共 5 位发言人做主题汇报。


福建江夏学院伍柔静博士报告题目为《如何从文化遗产的视角定义仫佬族的民间传统》,通过爬梳仫佬族依饭节活动的历史与现状,探讨了何为迷信、何为民间传统,以及民间传统的传承与保护问题。中山大学的马欣荣和陈虹余以《回与不回:在华缅甸移工的流动与停滞》为题,聚焦于来华务工的缅甸移工,分析移工在种种结构性限制下,如何在“留”与“回”之间是进行考量并做出相应行动。西南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方义勇以《流动中的女性主体性重建》为题,通过对大理集市中来自城市周边村庄的女性流动摊贩的关注,思考移动系统的变化对于当地女性流动方式和特征以及女性主体性的影响。华南理工大学陈惠云研究员的报告题目为《从“附近”返“家”——公共卫生危机下学者的新日常与困境应对》,研究借用“附近”的概念,以交叉学科的视角展现并分析中国社科学者所遭遇的在地困境及应对策略,发现公共卫生危机促使学者们重新发现 “家”作为“原始附近”的价值和重要性。






Panel 12:全球背景中的流动与停滞

本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朱宇晶博士主持,华东师范大学何瑞雪(Horacio Ortiz)副教授担任评议人。共 4 位发言人做主题汇报。


阿根廷圣马丁国立大学Máximo Badaró教授以"China in Latin America: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为题,提出应跳出二元对立思维,在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审视日常实践,并进一步探讨实践的"背景":它是整个互联网,还是几个人之间的互动?这里的经验和分析工具是什么?华东师范大学李深情副研究员以"'You Don't Look American': Chineseness, Fieldwork and Identity in the Peruvian Andes"为题,讨论了关于在美国和欧洲以外的背景下的身份和种族的重要经验和认识论问题,并指出在这些背景下,中国人的身份可能有非常不同的含义。芝加哥大学博士研究生Alice Yeh"Odds and Ends: the Ritualization of Everything?"为题,提出了对仪式、结构和边缘性等概念的潜力和局限性的理论探索,探讨了在美国给学生授课的经验,并将其与自我护理的概念和美国公共护理机构的消亡相联系。上海师范大学袁丁博士以《停滞:法国“事实上的难民”群体形成机制与生存策略》为题,提议从自下而上的日常实践细节的维度,详细分析法国有关难民地位的法律框架和人们的生活经验,特别是那些没有被官方承认为难民的 "事实上的难民"






  10
30日上午1110,华东师范大学第十三届城市社会论坛闭幕式在线上举行。闭幕式由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人类学研究所所长黄剑波教授主持,社会发展学院党委书记熊琼教授致辞。

熊琼教授向各位参会者、支持单位和学院的组织者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和良好的祝愿,同时也盛情邀请海内外各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和学生以及出版机构积极参与和鼎力支持下一届的城市社会论坛,殷切期待明年有机会来到美丽的华东师范大学校园,参加线下盛会。我们来年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