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2日星期三下午13:00,由社会发展学院实践中心举办的第一期志愿者公益系列培训在一教130室精彩开课。我院的赵鑫老师担任本次培训的主讲师,对参与第八季“大哥哥大姐姐计划”的志愿者们进行了第一期的志愿培训。参与“大哥哥大姐姐”计划的志愿者们认真聆听了此次课程。

志愿者们在认真聆听
课程伊始,赵鑫老师通过聊天的方式与志愿者们进行互动。她询问了大家以前是否有过担任志愿者的经历以及大家选择做志愿者的种种原因,给志愿者们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在了解了志愿者们的想法之后,赵鑫老师邀请实践中心的黄枫岚部长为大家讲了汤普森老师和“熊孩子”泰迪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志愿者们认识到了帮助别人的重要性,同时也加深了对自己所做的志愿服务的了解。

志愿者在分享看法
之后,赵鑫老师从专业和实际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志愿者们的服务对象——儿童青少年。同时她也耐心而细致地向志愿者们讲解了志愿服务的基本知识。赵鑫老师向志愿者们传达了很多诸如“志愿者的帮助不要让受助者产生依赖感”、“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行动比语言更重要”的理念,引起了现场的热烈讨论。

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
为了使志愿者们更好地体会到“行动比语言更重要”的理念,赵鑫老师带领志愿者们做了一个小游戏。她让志愿者们弯起右手的中指和大拇指,然后指令志愿者们把弯起的手指放到脸颊上,同时赵鑫老师做了同样的动作,但是她却将手指放在了下颌。
受赵鑫老师行动的影响,志愿者们完全忽略了她的指令,也将弯曲的手指放在了下颌,由此,赵鑫老师向志愿者们揭示了行动对于个人的重要影响。游戏欢乐之余,志愿者们也都深刻地体会到了何谓“行动比语言更重要”。

志愿者都把弯起的手指放在了下颌
最后,赵鑫老师给志愿者们播放了视频《万世师表》,视频的内容是一位大学老师对中国当下教师师德的呼吁。虽然视频只有短短十几分钟的时间,却让即将服务小朋友的志愿者们无比动容,也让他们再一次体会到自己的工作对小朋友成长的重要意义,引发了志愿者们对为人师表之意义的思考。

边看视频边思考的志愿者
赵鑫老师循循善诱、诙谐幽默、和蔼亲近、深入浅出的授课,让志愿者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受到了做志愿者的乐趣和重要性,也对志愿者这一身份有了更深的理解,在知识层面也更加丰富,相信他们会在以后的志愿服务过程中更好地帮助他人,给更多的人带去爱和希望。
至此,第八季“大哥哥大姐姐计划”第一期志愿者公益系列培训圆满结束!希望志愿者们在今后的服务过程中能够牢记赵鑫老师的教导与分享,用爱心、真心、细心、耐心、热心帮助“大哥哥大姐姐”计划的小朋友,让我们的世界多一份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