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研究  学术动态

70周年校庆讲坛回顾 | 刘少杰:从实践出发认识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

作者: 发布日期: 2021-10-18


华东师大,七秩芳华。1013日晚上,由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上海市“中国特色的转型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主办的华东师范大学知名学者学术讲座·校庆系列之城市社会与文化讲坛第十讲在云上如期开讲。

本次讲座主题是“从实践出发认识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兼谈数字乡村建设的实践主体与社会基础”,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刘少杰教授主讲、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文军教授主持,200多名校内外师生聆听了讲座。

讲座开始之前,文教授致开讲辞对刘少杰老师近年来将深远的理论视野推进到了社会实践层面,从现实实践中扎根进行理论建构的精神表示了由衷的钦佩。随后,大家用云鼓掌的方式表达了对于刘少杰老师的热烈欢迎。

刘少杰教授本次讲座主要围绕数字乡村建设政策落地化过程中的困境展开。他首先对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三个概念从社会学层面做出清晰的界定和澄清,接着对数字乡村建设的发展态势及其行动偏失现象做出深刻剖析,最后表达了对于乡村振兴过程中实践主体和社会基础空心化的担忧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案

刘少杰老师论述了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的实质及其相互关系。他认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相比数字、信息与网络等常见概念,更应将其理解为延伸到运用技术手段开展社会治理、政府管理等社会生活的实践过程。应当从实践的立场出发而不是单纯的技术应用维度,对“三化实践的历史演化、相互关系和实践意义做出认真考察和深入分析,更加强调人的意志、人的行为以及人的实践性。


刘少杰老师经过实地调研后发现,基层政府在政策落地化过程中注重对于数字技术的装备与应用,例如大屏幕建设、数字农业、数字监控等领域,这与顶层设计强调的在数字化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现代化的发展过程和转型进程的初心是相背离的。因此应将数字技术的应用与网络化、智能化结合起来,否则就会造成技术的浪费。仅仅只有县委县政府的有关部门成为数字乡村建设的主要行动主体,而广大乡村干部群众则成为数字乡村建设的“局外人”,最后难免陷入梁漱溟先生二十年前投身乡村建设中指出的“乡村运动而乡村不动”的历史陷阱。

通过列举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结果以及安徽省出生人口断崖式下跌的现实例证,刘少杰老师指出乡村振兴建设中最严重的问题是建设主体的衰退,目前面临乡村空心化、老龄化、荒废化和出生率严重下跌等发展态势。如何保持人才和吸引人才回流,通过“栓人留心”的道德规劝并不长久。我们应该将重心放置在乡村空心化的事实基础上做出反思数字乡村建设应当高度重视主体性原则。数字乡村建设一定要避免只见技术不见人、只见政府推进不见百姓行动的倾向。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高度重视乡村干部群众在乡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鼓励数字乡村建设的多样化模式与差异化路径。要看到人,要注意主体的激活,不能仅仅盯紧技术,使乡村建设流于形式。

分享结束后,与会的师生仍然意犹未尽,他们积极地与刘少杰教授就乡村建设的相关问题展开学术讨论。最后,文军老师做总结发言,代表社会发展学院的师生对刘少杰老师为我们带来如此前沿的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刘少杰老师知行合一的研学态度表示深切的敬佩。

此次分享过程中,刘少杰老师引导我们回归社会学最核心的问题,关注以人为主体的内生发展模式。田野经验的所见所闻,表现出学者对社会现象的独特见解及对社会问题的真切忧虑,展现出朴实而谦逊的学者之风师者之范。刘老师两个多小时的讲座内容详实,不仅在知识层面上使听众们颇受启发,刘老师严谨踏实的治学精神也深深感染了大家


:张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