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3日上午,上海市“中国特色的转型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联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中国社会学会发展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以及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通过在线会议的方式成功举办了“社会转型的中国经验”暨首届中国特色的转型社会学青年论坛。参与本次论坛的青年学者们围绕着转型社会的内涵、特点、形成机制、社会后果等理论与实践问题都分别做出了精彩的汇报和热烈的讨论,论坛吸引了200余人参加。
部分参会人员合影
论坛开幕式由中国社会学会发展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文军教授主持,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助理吴瑞君教授和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主任曾刚教授发表致辞。文军教授首先表达了对参与本次论坛师生们的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本次论坛的举办背景和过程,并指出在中国社会转型的新发展阶段,需要更多的青年学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参与。吴瑞君教授在致辞中指出:“我国正在加快培育青年科技人才,推动中国特色的转型社会学研究,对逐步增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此次以青年学者为主的论坛就是这样一个培育青年社会学者和人才的机会”。曾刚教授在致辞中提出:“希望通过本次论坛,总结好中国经验,讲好中国故事,为世界发展做出我们青年学者应有的贡献。本次转型社会学青年论坛聚焦了当下一些重要的社会转型问题,而且面向了中国的未来发展,非常具有前瞻性”。
本次论坛共分为三个单元,分别由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的刘拥华教授、赵晔琴教授和吴越菲副教授担任主持人,每个单元有三个发言人和一个点评人,研讨发言的内容涵盖了人口、家庭、社会治理和社区建设等多个领域。
第一单元由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主任刘拥华教授主持。本单元有南京大学社会学院许琪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研究员卿石松、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狄金华教授三位青年教师发言。
南京大学许琪副教授通过分析2006-2017年中国人孝道观念与代际关系的变迁,总结并对比了不同类型孝道的现状和变迁趋势。具体来说:“相互性孝道已成为中国人普遍接受的一种孝道观念,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人对相互性孝道的认可度不断上升。不过,权威性孝道随时间呈明显的衰退之势。”
华东师范大学卿石松研究员剖析了教育婚配模式变迁及其对生育行为的影响。他发现在教育性别差距逆转背景下,我国教育维度上的婚姻匹配模式正在发生重大的结构性变化。同时,他还对夫妻教育匹配模式与生育行为的关系做了研究,研究结果印证支持贝克尔的性别化专业分工理论。
华中科技大学狄金华教授讨论了近代以来中国的国家治理问题。他在梳理统治风险和治理结构文献的基础上,回顾了民国时期的央地关系与地方公共服务供给和乡村建设派的知识分子等,总结了松散关联结构下的统治风险与国家治理结构变迁。
第一单元点评人由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吴愈晓教授担任。他对上述学者们的汇报逐一做出了精彩的点评。吴老师认为在许琪副教授的论文中,变迁的视角和双向的代际关系,父母样本和子女样本的区分,孝道观变化的后果及机制分析等方面十分有价值,有待性别视角的挖掘。卿石松研究员的论文选题重要且有趣,研究设计简洁明了,论证思路清晰。但可能需要解决生育政策变化及执行多样性以及队列固定模型问题。狄金华教授的论文具有丰富的史料、扎实的史料整理功底、叙述流畅等优点,不过还可以继续补充个案之间纵向与横向的对比。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吴愈晓教授点评
第二单元由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赵晔琴教授主持。本单元有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刘子曦副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冯猛副教授、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黄锐副教授三位青年教师发言。
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刘子曦副教授围绕着“戒毒者难回归社会”这样一个现实问题做了经验性的探索和研究工作。她以“戒毒者长期生活在一种污名化、高管控、身份割裂的‘不稳定日常生活’中,形成了有限不合作、高度规范性的非反抗性法律意识”等作为对上述问题的回答。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冯猛副教授围绕着“项目参与如何促进社区治理从任务目标达成远景目标”等问题,发现了社区治理过程是从任务目标达成远景目标的过程,社区项目化治理是实现这一过程的重要手段。社区项目对居民交往、空间利用都有重要作用。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黄锐副教授从社会工作发展的角度考察了社会转型。他把社会工作置身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之下,看社会工作如何投射于快速转型的社会空间,以及怎样成为中国社会建设的缩影。并分析了社会转型过程与社会建设过程的对应性。
第二单元点评人由上海大学社会学院院长黄晓春教授担任。黄老师认为刘子曦副教授的论文揭示了禁毒工作领域中多方主体的复杂制度实践及其后果,进而揭示了碎片化制度环境下戒毒者的行为逻辑与策略,展现了国家治理体系中禁毒工作的复杂图景,还可以补充多重制度逻辑本身最终导致了何种制度效应。他认为冯猛副教授的论文讨论了项目化治理在社区发展中的作用,尤其是这种方法对于社区公共性和公共意识的意义。尤为有趣的是讨论了不同类型项目的作用与动员差别。可以进一步讨论这些项目背后隐藏的制度性框架以及中国社区公共性成型的路径。他认为黄锐副教授的论文在社会发展多面向背景下看待社会工作是一个有启发性的方向,有很多有趣的研究点,这都是值得肯定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院长黄晓春教授点评
第三单元由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吴越菲副教授主持,本单元有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黄晓星副教授、吉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芦恒教授、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田北海教授三位教师发言。
黄晓星副教授结合以往关于城市化和领域化的研究,总结了推动城市化进程中领域化的三个层次,同时分析了城市和乡村在三个维度上的互动的不一致导致了治理困境的原因,并据此提出城乡领域化与再领域化协商过程应当考虑村落的自主性及其长远利益和发展等一系列建议。
芦恒教授以乡村公益的个案为例,分析了农民志愿行为产生原因及效果。发现农民的志愿行为并非天生而为,而是嵌入于县域政府、村委公、农民志愿者组织等多种主体进行互动的关系结构之中的产物。他还总结出农民志愿行动的效果在于农民志愿者与政府互动能够塑造县域弹性治理结构。
田北海教授讨论的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村社会治理转型问题,关注了农村转型经历的阶段。他认为农村经历了由依附型治理走向自主型治理、由属地型治理走向流动型治理、由维稳型治理走向发展型治理、由单一型治理走向复合型治理等过程。在这基础之上,他还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第三单元点评人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刘少杰教授担任。刘老师认为黄晓星副教授的研究是空间研究不可或缺的部分,非常有价值。可以尝试把网络、心理等空间综合到一起。他认为芦恒教授的研究从转型角度来看乡村是有必要的,也是有意义的,所选用的案例比较有代表性。不过还可以深入思考农村深层变化是否存在。他提出田北海教授的研究分析部分非常具体和深入,讲的内容都是一些实际存在的问题,很有现实意义和学术研究价值。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刘少杰教授点评
论坛结束之前,作为会议组织者和举办方之一的文军教授做了总结发言。文军教授在对与会者表达感谢的同时指出,立足于中国社会转型的改革实践和发展经验,提炼标识性概念,努力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转型社会学研究范式和学科框架将成为我们这一代学者不可推辞的历史责任与学术使命,希望借助于这次论坛能把青年学者紧密团结在一起,也期待今后每一年都有类似的论坛连续举办。至此,首届中国特色的转型社会学青年论坛圆满结束。
文字:卢素文
图片:刘雨航、王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