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院系新闻

华东师范大学“民俗传统与当代社会——中美民俗研究的对话与交流”

作者: 发布日期: 2014-09-10

721~27日,由我校研究生院主办、民俗学研究所承办的2014年“民俗传统与当代社会——中美民俗研究的对话与交流”研究生暑期学校在闵行校区开班授课。此次暑校邀请了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系主任马克·本德尔(Mark Bender)、美国葳涞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副教授张举文、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陈建宪、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民俗学研究所教授田兆元、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副教授彭牧等五位学者联合授课。来自国内17个院校的近50名民俗学及相关专业学生参加了暑校学习。

721日上午开幕式上,田兆元教授代表学院为暑校致辞。在致辞中,田教授充满感情地回顾了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学科发展的历程,并对华师大民俗学研究的未来寄予厚望。陈建宪教授作为授课教师代表进行了致辞。在致辞中,陈教授回顾了中国民俗学研究的发展历程,指出了我们青年一代民俗学者的优势与不足,以及当下面临的挑战与社会责任,寄语年轻的民俗学学子担起民俗学学科发展的重任。

之后五位主讲老师分别围绕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族群与民俗;民俗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议题进行授课。

在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部分,田兆元教授围绕“民俗学的学科属性及其社会应用”这一议题,探讨了中国民俗学学科的来源、民俗学与当代社会的关系等议题,并提出“民俗是生活的华彩乐章”这一颇具启发性的新观点。另外,田兆元教授还细致梳理了中国经济民俗学的发展轨迹,提出经济民俗学作为认同性经济的本质。以此为基础,他从经济民俗学的视角出发,对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工作进行了解析。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民俗学专业的彭牧博士,从学术研究史的角度,深度探讨了美国民俗学研究发展的历史轨迹。她认为,和德国和英国的民俗学发展不同,美国的民俗学研究的方法和关注点基于美国现代民族国家形成和国内种族、族群关系的现实。陈建宪则从美国学者阿兰·邓迪斯的“母题素”概念出发,探讨了该概念在母题研究方法上的意义及其本人有关母题研究法的主要概念体系,如母题链、母题群、主要母题与次要母题、不变母题与可变母题、在位母题与非位母题、母题置换与母题选择等,展示一种故事学研究的基本范式,以及这种研究的特点与优势。

在族群与民俗部分,张举文认为散居民群体是通过“民俗认同”来重构族群和文化认同并从中创造新的文化的。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以美国华裔民俗为例,以“认同的仪式化进程”为核心,探讨一个群体是如何运用民俗构建和重构其群体认同感的。陈建宪则通过新疆喀什地区的一个老萨满的传奇人生来探讨萨满群体内部的经典、知识体系和传承方式。

在民俗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部分,马克·本德尔详细介绍了美国物质文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并以阿巴拉契亚地区的物质文化研究为个案进行了深度解析。彭牧以湖南丧礼中的纸扎为核心,来探讨民间信仰中的物的作用。张举文则全面介绍了美国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现状。陈建宪则从文化产业开发的角度,探讨了中国民间文学与创意产业的关系。

除了正式的课堂授课之外,暑校还邀请主讲教师分别围绕“民俗文化资源的应用”、“传·习·播——民间技艺的传承与传播”、“物质文化研究”等主题进行了深度对谈,以此深化对学界热点问题的交流与探讨。

727日下午,暑校所有课程及相关活动结束。在暑校闭幕式上,田兆元教授作为此次研究生暑期学校的主持人对暑校活动进行了总结,马克·本德尔教授与张举文教授作为授课教师代表分别与大家分享了暑校授课感想,同时对暑校同学寄予期望。来自西南民族大学的硕士生俞雨田、华中师范大学的博士生高艳芳、华东师范大学的博士生程鹏、山东大学的博士生任志强分别作为学生代表与大家分享了学习心得。之后,田兆元、马克·本德尔、张举文三位教授为暑校学生颁发了结业证书,结业典礼在田兆元教授填词的《毕业歌》声中胜利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