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院系新闻

文军教授率第三批上海服务队赴鲁甸地震灾区开展灾害社会工作服务

作者: 发布日期: 2014-11-10

1027日,社会发展学院文军教授率鲁甸地震灾区社会工作支援团第三批上海服务队赴鲁甸县龙头山镇灰街子安置点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社会工作服务。随行的还有我院社会学系2013届博士研究生吴越菲以及2014届博士研究生何威。

201483日,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的6.5级地震,造成昭通市4个县区46个乡镇369个行政村95.39万人受灾;605人死亡,112人失踪,2773人受伤,27.76万人紧急转移安置;26195123777间房屋倒塌,42834185655间严重损坏,155924486904间一般损坏。龙头山镇老集镇等一些镇村几乎夷为平地,灾区居民遭遇身心多重创伤。为此,民政部积极响应,迅速整合支援力量,在国家层面进行统筹。上海服务队隶属鲁甸地震灾区社会工作服务团,是民政部在全国范围内第一次组织的专业灾后社会工作服务团。

第三批上海社工服务队以上海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文军教授为领队,整合了华东师范大学和浦东新区专业社工的力量,由11名富有经验(其中近一半有2008年汶川大地震社工服务经验)的队员组成,基于社区发展理念以及灾后社区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服务于灾后安置社区的重建,探索灾害社会工作的模式。

灰街子安置点作为鲁甸地震灾区三大安置点之一,是本次上海社工服务队的服务点。文军教授带领第三批上海社工服务队队员进驻灰街子安置点之后,以“培养新的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为基础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与社区自治体系”为总体目标,确立了以“社区重建”为核心理念,以社区社会工作为主要方法,推进从社区精英培育到社区全体居民参与的社区重建进程。

从微观到宏观,文军教授所带领的第三批上海社工服务队重点推进四大层面的社区重建:1)心理与精神层面的重建,包括灾后个人与家庭的心理辅导、灾后社区共同意识的培养、社区正能量的传递、邻里之间和同社区村民之间的心理沟通和互助团队系统的建设等。2)人际关系层面的重建,包括邻里关系的建设、良好道德价值的引导、自主互助意识与团队精神的建立等,提升村民自我效能感,改善村民人际互动质量。(3)组织层面的重建,包括社区党组织的重建、社区内外各类组织的建设与资源整合。通过链接安置点内其他社会组织或机构的资源,将其纳入本服务队的工作框架内开展相应服务。4)社会与文化层面的重建,包括灾后的社会重建、社会救助政策的倡导、地方民俗文化的传递与保护、灾后社会记忆与文化发展等,促进村民之间对于社会文化记忆的交流,在修复社区原有生活秩序的同时,融洽居民之间关系,增强社区活力。

灾害社会工作以受灾群众、家庭和社区为服务对象,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帮助受灾对象修复受损关系、提升发展能力、增强社会功能、走出生活困境的专业服务,不仅是社会工作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有效回应受灾群众在生活重建过程中的社会服务需求、帮助其弥合创伤、关系修复、生计发展、社区重建的有效途径。逐步把灾害社会工作纳入国家灾害救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救灾理念与方式的转型,一方面为社会工作介入灾后社区重建提供了广阔的专业空间,同时也向社会工作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