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院系新闻

MODO讲座五:民族区域自治实践的中国语境

作者: 发布日期: 2014-12-16

12月11日下午,中央民族大学关凯教授受邀在闵行校区法商楼一楼报告厅,做了名为“民族区域自治实践的中国语境”的讲座,该讲座为人类学研究所MODO系列讲座第五讲。讲座由人类学研究所与政治学系合办,人类学研究所刘琪副教授担任主持,特邀政治学系系主任刘擎教授为评议人,并有多位人类学研究所与政治学系老师到场。讲座吸引了几十名学生前来参与。

关凯教授是国内民族研究领域杰出的中青年学者,曾在国家民委工作过十余年,对于中国的民族政策有着深厚的理解,对于当下民族问题也有深刻的把握。曾出版专著《族群政治》,写作“变化的话语与不变的实践”、“发展与稳定:边疆中国的话语政治”等论文,在国内外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关凯教授对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产生的国内背景进行了资料详实、逻辑严谨的梳理。他指出,直至今天我们关于“民族”的正式话语,依然沿用的是1913年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里面关于“四个共同”的定义。但实际上的民族识别的操作者,包括费孝通、林耀华、吴文藻、潘光旦等,无一不是接受自由主义西方教育的知识分子。因此,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虽然形似苏联,但实质绝不是,而是混杂的。关凯教授认为,基于五十年代国际和国内形势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沿用至今,已经出现了不少问题,包括:如何识别民族?如何确定民族区域?谁能代表民族?自治分权与中央集权之间的张力如何解决?其中,民族代表的缺失,直接造成了民族与国家连接的断裂。关凯教授还指出,当下的民族问题与现代性的三大危机也是息息相关的。当我们思考民族问题时,不能不将现代的生活方式、现代的人口流动等方面纳入思考。讲座最后,关凯教授提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讨论,需要放到中国构建民族国家这一更大的历史背景中去考虑。

讲座结束后,刘擎教授对关凯教授的发言做了总结性点评。刘擎教授指出,族群多样性是社会性的事实,政治制度的安排既是对这种社会事实的承认,又会改变这种事实。现代性有两大重要原则,一为人民主权,二为民族国家,两者之间的关系不是必然的,而是或然的,在具体社会历史情境下,或许应该有优先性的考虑。刘擎教授指出,个体的自由主义与国家自决权在发生学上其实是同构的,当个体能够进行自由选择的时候,或许可以形成超越族裔认同的另一种认同。

之后,刘擎教授与关凯教授一起与在座的师生进行了亲切互动,对同学们提出的各种问题一一做了详尽的解答。讲座在热烈温暖的氛围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