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院系新闻

人类学MODO系列主题工作坊之三:民族分类与社会共同体的构建

作者: 发布日期: 2014-12-19

2014年 12月13日下午2时,人类学MODO系列主题工作坊之三“民族分类与社会共同体的构建”暨国家青年社科项目多民族和睦相处与和谐发展的迪庆经验研究”中期沙龙在中山北路校区理科大楼学术报告厅举行。南京大学人类学所所长范可教授、复旦大学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所常务负责人潘天舒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关凯教授、上海大学张亦农教授、北京大学昝涛副教授、《学术月刊》编辑周奇博士、澎湃新闻记者周安安,以及来自我校社会发展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高校的五十余名学者师生共同参与了本次沙龙讨论。沙龙分上下半场,上半场由项目负责人我校人类学研究所刘琪副教授主持,主题为“族群研究:新时代·新概念·新问题”。下半场由我校人类学研究所黄剑波教授主持,主题为“迪庆经验:历史、现实与启示”。

上半场首先发言的是南京大学人类学所所长范可教授,他从理论史的角度为大家细致梳理了族群研究的进路。范可教授指出,虽然人类社会的“他我之别”历来存在,但仅是在民族国家进程出现以后,少数族群才有了政治诉求。

Ethnicity一定是一个现代现象,与国家场域里的话语争夺有关,因此,我们需要区分“族别认同”与“族群认同”,前者是国家规定的类别,属于人口政治,族群原先的多样性可能在这种话语中被消解。中央民族大学关凯教授接续范可教授的发言,强调族群建构不在于原生的联结,而在于主观建构,在城市化进程中,为了在竞争中占据主体地位,族群边界可能会被强化。关凯教授指出,资源竞争理论看似简单,也在很长时间内被学界忽视,但简单的理论往往有着强大的解释空间。随后,上海大学张亦农教授和大家分享了他在汉藏边地的田野发现,围绕“meta-politics”的概念,讨论了全球化背景中,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族群认同之间的复杂性。

下半场主要围绕本次课题展开。首先,项目负责人人类学研究所刘琪副教授汇报近一年来在理论探索和田野调查方面的进展。她从文化差异、民族分类与社会整合方面对迪庆经验进行了再阐释,认为文化的差异并不必然导致社会边界的形成,而在今天,官方与知识界的话语体系遵循“民族分类”的逻辑,生产出一系列以民族为单位的研究成果,并在族群身份与现实利益绑定的情境中,制造出了新的族群边界。然而,有趣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国家的分类和地方的逻辑并不能完美的契合。“迪庆经验”正是证明庙堂和草野不同步的典型例子。接着,刘琪副教授具体介绍了“迪庆经验”中的田野调查成果,“藏回”、“藏纳”和“汉纳”的个案正与前文中理论叙述相互映衬。在迪庆,民族身份出现了空洞化的现象,人们的情感归属仍旧集中在长期生活的乡镇地方,这种“地方共同体”的形成,客观上造就了多民族“和睦相处”的局面。“迪庆经验”的真正价值,在于呈现了一种社会涵盖族群,涵盖文化差异的状态。

在刘琪副教授的发言后,两位参与此次项目的研究生,本校的人类学研究生陶安丽和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生胡梦茵分别介绍了金江和茨中两个田野点的具体情况,用生动丰富的田野材料,展现了“迪庆经验”的地方面向。

在最后的讨论环节,现场师生积极发表了评论与意见。多位与会专家都对课题目前的进展及所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肯定,围绕“迪庆经验”的意义、当前族群研究的新趋势等问题展开了讨论,沙龙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