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院系新闻

人类学研究所MODO主题系列读书会活动三

作者: 发布日期: 2015-03-26

20151 月,MODO主题系列族群研究读书会的第一次活动在法商北楼525顺利进行。新学期伊始,在图书馆研究室B630,我们开展了族群研究读书会的第二次活动。本次读书会仍由人类学研究所刘琪副教授主持,人类学研究所陈赟老师与民俗学研究所王立阳老师应邀出席,社会发展学院数位研究生与本科生参加,另有本校历史学系与中国人民大学的同学友情参与。本次读书会主要围绕关于族群的“原生论”与“建构论”之争展开,为此,刘琪副教授精心选择了数篇中英文相关文章,着重关于此争论的理解、讨论和辨析。

首先,由王蕾同学和大家分享了阅读Ronald Cohen的“Ethnicity: Problem and Focus in Anthropology”的读后感。这篇文章标志着人类学族群研究的转向。20世纪40-50年代,传统政治人类学的“部落”(tribe)概念已经无法完全解释所有情境,但没有人提出新的替代性概念。Raoul Naroll1964年发表了“On Ethnic Unit Classification”一文,明确提出了将族群视为一种文化单位,这是“族群”(ethnic)概念在人类学开始使用的标志。这种转向,意味着对新情景的承认,这种情景是多民族、多文化的,与传统的孤立社会形成鲜明对照。

接着,胡梦茵同学为大家详述了格尔茨《文化的解释》的第十章“整合式革命:新兴国家中的原生情感与公民政治”。她说道,人们通常说格尔茨是一个原生论者,因为他以原生开题,但这种“原生”不是仅以族群为指向的,而是包含很多其它内容。刘琪副教授提出疑问,格尔茨所说的“原生”与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原生论”似乎有所不同,我们该如何理解“格尔茨是一个原生论者”这一命题?关于这个问题,在现场掀起了一场不小的讨论。

随后,张雨同学和我们分享了Charles Keyes的Towards a New Formulation of the Concept of Ethnic Group的读后感。他认为最有趣的一点是Keyes提到,血统的链条会被分割,而被分割后的部分会成为一个新的族群。刘琪副教授认为,Keyes不愿意承认族群是完全情境性的构建,他虽然承认情境具有一定作用,但最后又回到了原生的“共同祖先”之上。继续之前的讨论,王立阳老师认为,格尔茨谈论的是对原生性情感的建构。陈赟老师则提出,事实上,建构论与原生论只是相对性的概念,某些被建构出来的族群情感,一段时间之后,便可能内化成为“原生的”。这种概念性的二分反而有可能阻碍我们对客观事实的认识。

最后,金怡同学和大家分享了John Comaroff的“Of Totemism and Ethnicity”。她认为Comaroff提出的五个关于族群的论点中,最重要的就是,族群的事实是基于不平等的社会关系和结构而产生的,并且族群会逐渐变成一个单一的变量,而社会结构的不平等则会逐渐变成被族群这个变量解释的社会事实。刘琪副教授补充道,Comaroff将图腾(totemism)和族群(ethnicity)相类比,这是很有想象力的创见,由此,他指出,族群本身不是原生的,而是分类的冲动是原生的,这个观点也很具冲击力。并且,族群的身份一旦被接受,便可能成为一个持续而自然的东西,并可能脱离其产生的情境起作用。

文章的讨论结束后,老师和同学们就国内的民族研究、当下的民族现状、民族热点问题等产开了热烈的讨论。刘琪老师总结道,通过梳理这些文献,我们可以看到人类学中对于“族群”这个概念有不少定义、辨析和讨论,这对于我们进行民族研究具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今天讨论的研究,都是在非中国的语境中进行的,如何把这些研究提出的观点应用到中国语境,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族群研究系列读书会受到社会发展学院青年教师发展基金项目的支持。本学期计划每月开展一次,带动青年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