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5日,“华人社会服务学习会议”在香港中文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服务学习中心主办,亚洲基督教高等教育联合委员会和南开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学院协办此次会议。社会工作系韩晓燕教授,社会工作实训中心工程师郭娟老师应邀参会,并在会议上发言。

韩晓燕教授、郭娟老师参会
本次会议旨在分享华人社会服务学习经验以及高校结合服务学习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具体做法。来自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中国澳门、中国大陆、澳大利亚和美国的学者以及一线社会组织工作人员齐聚一堂,通过大会发言、圆桌讨论和分论坛讨论的方式展开了丰富的交流活动。

韩晓燕教授和郭娟老师与大会主题发言者Dr. Florence E. McCarthy合影
大会的主要发言来自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的Dr. Florence E. McCarthy,她做了《亚洲地区服务学习的哲学背景及情境形成》的报告,分析了风险社会、全球化以及新自由主义背景下,作为非经济组织在回应全球化以及本土需求中需要聚焦社会公正和世界和平的使命,高等教育需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社会意识。大会讨论的其他议题还有:服务学习在全人发展中的角色;服务学习的模式;服务学习在学生培养中的效果以及不同华人地区服务学习实践及其发展现状,特别是结合不同学科探索服务学习的开展模式,如建筑设计与服务学习等。
韩晓燕教授和郭娟老师在会上做了《以项目化模式推动服务学习——兼论大学人才培养》的报告。服务学习是学习者通过设计和组织服务,从中进行学习并得到发展的一种学习理论。项目化运作是服务学习的实现方式,强调聚焦真实问题,运用专业理论和知识,有系统有层次地解决问题。发言者总结了社会工作专业参与的学校教学项目、政社合作项目、基金会资助项目、师范生专项项目、跨境合作项目等几种类型的项目,探索以服务学习连接研究、教学和大学社会责任,以项目化方式帮助学生面对真实社会问题、运用专业理论和知识来培养未来人才。
2014年12月,韩晓燕教授和郭娟老师代表学校应邀参加在香港理工大学举办的服务学习国际会议,她们也连续两年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在上海开展参与人数达到500人左右规模的服务学习活动,这次会议的交流将进一步推动服务学习在上海的发展,并推动探索社会工作在服务学习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