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上午,在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韩晓燕教授的带领下,协同历史系免费师范生李在琴、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史玉蓉和本科生张程一起拜访了“共创明日卓越教师项目”的发起人孙以敏老师。

图一 华师大师生与孙老师交流
孙以敏老师1948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前身沪江大学,后从事教育事业30年,曾担任上海第十一中学(现上海市爱国学校)副校长。孙老师已经90岁高龄,她一直热爱教育,心系教育。孙老师满怀深情地说:“自己现在没法去贫困山区教书,让下一辈的学生替我实现这个愿望,就让我为这些学生做一些事情吧!”孙老师希望能够每年资助3万元给到华东师范大学的免费师范生,帮助同学们能够更好地淬炼生命和自我成长,以后能更好地教书育人。华东师范大学的韩晓燕教授一直致力于推动大学生生命力教育及服务学习理念的推广,借此契机,韩教授与孙老师商议,希望将这3万元以立项的形式,来促进免费师范生在生命力方面的提升与成长。

图二 韩晓燕教授与孙老师签订项目合作书
“共创明日卓越教师”项目在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韩晓燕老师的推动下,得到了郭为禄副校长、校友基金会邢和祥处长、教务处周忠良副处长、徐世猛老师、以及历史系李炜菁副书记、李月琴老师、社会发展学院黄燕副书记、社会工作实训中心郭娟老师、城市研究院张海娜老师等大力支持,已经成功申请为学校立项项目。此项目旨在通过服务学习的体验式项目形式,师范生们自主设计有关15项正面成长能力的课程,如情绪管理能力、行动能力、抗逆能力等,之后团队自主备课、团队授课,为周边的同学师生带去他们设计的课程。在此过程中不仅锻炼免费师范生们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并且更为重要的是促进自我生命力的成长。

图三 历史系本科生与孙老师合影
今年,首期“共创明日卓越教师”项目已经接近尾声,在历史系和社会发展学院的支持下,10名免费师范生以及13名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共同申请了第一期“共创”项目,并且已经开展了丰富的“生命力课程”。我们希望,这个项目能够得到更多推广,让更多的师生能加入到这个项目中去。
生命力的成长和发展是人一生的课题。对于师范生来说,在以后的教学生涯当中,将会面临各种不同学生,如何关注学生,如何真正教育学生,是需要学习的。生命力课程就是教会“未来的教师们”将学生看做是一个有生命力有发展潜力的人,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和梦想的权利。
正如孙老师所说:“教人的工作是很难的,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有来自家长的,社会的,你要引导学生希望他做到他喜欢的事并且为之努力,这样就够了。”“有的小孩子会惹你生气甚至伤心,但是最后,学生会和你变得很亲,只要想到这些,也是作为一名老师的幸福和骄傲”。最后,也希望这个项目能够给更多的师范生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改善自己的机会!同时我们呼吁更多像孙老师这样的爱心人士加入到我们的共创队伍中来!!

图四 项目启动仪式

图五.生命力课程:小组讨论

图六 生命力课程 小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