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0日星期四上午,阳光灿烂,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对大一新生们满面笑容,满心期待着由社会发展学院韩晓燕教授为他们准备的以正面成长计划推动大学生生命教育活动。

(图为同学们在摆放椅子)
上午9时许,大一新生已经早早来到活动场地——大学生活动中心C区。到来之后,自觉的他们没有在那闲逛玩手机,而是展示了师大学子的良好素质,他们主动地将隔壁屋里的座椅搬出来,并在活动场地整齐地摆成五排,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准备。此时,社会发展学院党委副书记黄燕老师也已来到活动场地,帮忙指导布置场地。上午9点30分,在同学们期待的目光中,韩晓燕教授到活动场地,并宣布以正面成长计划推动大学生生命教育活动正式开始。

(图为游戏中同学们互拍面部表情)
首先,韩晓燕教授继续延续了她独特的风格,为了让同学们能够自由自在的参与此次活动,她将同学们每两人分成一组,两人为A和B,让A和B互相轮流拍下对方的面部表情。时而紧绷时而全面张开的面部表情让同学们发出阵阵欢笑,相信同学们也是第一次见识到同学那么丰富的表情包了,这也达到了韩晓燕老师让同学们放松下来的效果,即让同学们在活动中不再感受到拘束。

(图为同学们在填写问卷)
接下来是问卷环节。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成长需要,韩晓燕老师让两位助理给每位同学发放了一份《大学生服务学习计划调查问卷》,让大家认认真真地填写问卷。然后,韩晓燕老师介绍了正面成长计划,指出了青少年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及她对这个过程中青少年的一些看法。持人本主义观点她指出,所有的青少年都不是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而是我们所要开发的资源,大家来到世界就像一粒种子掉在土壤里,不管多么恶劣,他们的家庭,他们的环境,都是无法选择的,但是每粒种子,无论它的生存环境多么恶劣,它还是会努力克服困难,努力地向上成长的。每个人都渴望被爱、被价值、被接纳,如果有一种正面的东西使他被爱、被价值、被接纳,那么他就能够成长的健康成长。这也道出此次活动的重要目的,那就是希望能有一种正面的东西使同学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图为社会发展学院党委副书记黄燕和辅导员张睿在认真观看活动)
紧接着,韩晓燕老师将同学们分成10个小组,并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理念,然后让每个小组写出青少年应具备的5种品质,然后在让每个小组排除代表上台分享,最终他们一共说出了32个青少年应该具备的品质。然后,韩晓燕选出一名“star”,并让她从各位同学中选出能够代表自己具备的15种能力,有辨别是非能力、自我决定能力等等,以同学离自己的远近代表自己对于该种能力的重视。这个环节主要是为了同学们更深入地认清自己,使自己对于自己拥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样才能更好的定位自己并能够不断地完善自己。
(图为大家围成圆圈玩游戏)
然而,故事太美好,总会有完结的时候。同样,欢乐的时光总是很短暂的。十一点三十分,大学生生命教育活动圆满结束,大家双手交叉并连起来围成一个圆形,然后大家向前冲,聚在一起,至此,本次活动圆满结束。希望在此次活动中同学们能够真正认清自己,以正面的积极的态度去生活,去被爱、被价值、被接纳,真正达到正面成长的效果,同时期望同学们能有一个健康美好的未来。
文/陈浩 图/陈浩
2015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