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日,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和服务学习研究中心(筹)在法商北楼举办了第24场生命教育工作坊,本次工作坊由赵鑫老师主讲,共19人参加。工作坊持续两个小时。
下午两点,工作坊正式开始,首先,赵鑫老师让参与的同学简单地介绍了一下自己,然后赵鑫老师请每一个同学用书包里的两样东西介绍一下自己。这个过程中,同学们之间对彼此有了大概的了解,出现了互相主动交流的现象。之后赵鑫老师带着大家做了一个小游戏:请所有同学按照生日排排站,过程中只可以用肢体动作,不能用语言交流。老师和同学共同参与的一个小游戏,既让大家对工作坊的形式充满兴趣与期待,也达到了赵鑫老师让同学们放松下来及引入主题的效果。

之后,赵鑫老师给大家讲了马克吐温最后的作品《生命的五个礼物》中的故事。故事讲一个少年人的人生刚刚开始,仙女有五个礼物给这个少年,五个礼物分别是:名望、爱情、财富、欢乐、死亡。老师问同学们会先选择哪一个?这个时候同学们出现了不同的想法,赵鑫老师一一肯定后,引出其实不同的人生阶段会有不同的选择,小男孩先后选择了快乐、爱情、名望、财富和死亡。接着赵鑫老师详细解释了这五个礼物,时而引用伟人的生平事迹,时而以自己或自己所见所闻为例,整个过程同学们一会欢笑,一会儿思考,氛围极好。

接着,赵鑫老师打开一张图片请大家在30秒内说出图片中有多少个几何图形,问了大家集合图形的数量后,赵鑫老师接着又问“刚刚图片中最左边的几何图形是几边形?”、“最右边几何图形颜色是什么?”、“图片中的钟表显示的是几点钟?”,“公交车里坐着几个小孩儿”同学们面露难色,之后赵鑫老师告诉大家,是不是每时每刻按照规则制定者做就是最有价值的,急着取胜,却忽略了生命的细节和意义,是否可惜?

经历了高考之后,我们似乎达到了自己之前的所有目标,进了大学之后又按照别人的愿望继续制定自己的目标,我们对成功成瘾了,目标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是不是我们的人生就是完美了?名望、财富甚至健康都是转瞬即逝的,但是有一个东西不会——自我价值。赵鑫老师的这种循序渐进的活动方式,深深的吸引了在场的每一个同学。
接着,赵鑫老师引用北外周鑫宇老师关于生命中的两个维度的说法,有用的维度和无用的维度。有用的维度说到本质上就是吃喝拉撒,养活你自己而已;无用的维度关乎你为什么活着?你是谁?你的价值在哪里?你的生命境界是什么?当苦难、疾病、无聊、无趣、失败、不公、死亡的出现,它是你还可以活下去而且活得很精彩很有影响力的理由!

然后老师给我们讲了几个找到生命意义的人的故事,给大家很大的触动和启发。
最后,老师提出了培养“无用”的维度的几条建议,鼓励大家去找寻人生的意义:“培养对生命的尊重”、“交益友”等。这样工作坊就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了。事后,有参与者给工作人员发短信说:“今天收获特别多,今天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一天,谢谢你们!”“今天内容深具启发性,喜欢听老师讲故事!”“从中北赶来,太值得了,内容丰富,受益匪浅!”“活动的形式还有老师讲课的风格都让人耳目一新!”
谢谢大家,谢谢赵鑫老师给我们带来的这么有意义的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