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9日,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和华东师范大学服务学习研究中心(筹)在法商北楼101举办了第26场生命教育工作坊,本次工作坊由郭娟老师主讲。工作坊持续共两个小时。
下午两点,在悦耳动听的音乐中,工作坊正式开始了。开场环节,郭娟老师让每位同学说出自己与众不同的两个特点。这一方面能让同学之间有个简单的了解,打破陌生感;另一方面也可以活跃现场气氛,让同学们尽快投入接下来的活动。然后,伴随着舒缓的音乐,郭老师带领大家进行了一次冥想。这个冥想让每位参与者回顾自己从小到大的经历,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铺垫,也让同学们得到了完全的放松,他们的注意力得到了聚焦。

第二个环节,郭老师引导同学们写下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这个东西可以是人,可以是物。当同学们写下后,郭老师说从中选出最重要的五样。同学们听了之后,开始默默地思考起来,从他们时而紧缩时而舒展的眉头可以看出这个选择有点些困难。同学们选好之后,郭老师让大家进行分享。从分享来看,同学们发现自己对内在素质的重视超过了外在物质,其中,人际关系对他们来说是最重要的,包括与父母的关系,与朋友的关系。郭老师告诉同学们,的确是这样的,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关系之中,这些关系对我们个人的成长很重要,所以我们要学会如何优化这些关系。

第三个环节,郭老师为了让大家对我们身处其中的各种关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她画出了个人与家庭、学校、社区、社会的关系示意图。在这个环节,同学们明白了个人作为一个个体会受到家庭、学校、社区、社会的影响,个人的朋友圈不仅仅是亲密关系,更是这样一个层层扩大的朋友圈,如果其中任一环节出了问题,对个人来说都是考验的,社会服务可以帮助大家度过难关,将危险变为机会。郭老师让同学们每人分享一个能说明个人是处于层层关系之中的例子。同学们踊跃发言,每位同学都分享了精彩的小故事。郭老师告诉大家,就是因为个人处在复杂的关系之中,所以,当个人出现了问题,并且这个问题是个人以及所在的家庭都不能解决的时候,就需要得到他人、社区、社会的帮助,这些帮助都属于社会服务。然后,郭老师让同学们两两分组彼此,用“欣赏式探寻”的方式互相分享曾经做过的社会服务,以及在其中的各种感受与收获。同学们表示,通过社会服务不仅增强了自身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等,也让服务对象得到了帮助,周围环境中各种关系的优化与提升,最终让自己受益,每个人通过自身的行动创造出大家想要的社会环境。

最后,郭老师让大家对本次活动的感受、思考与未来行动做了分享,通过本次活动,大家对社会服务有了一个更加清楚的认识,相信大家能在日常的生活中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关注个人所处环境的不同层面,扩大“朋友圈”,让我们的生命在社会服务中得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