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上午,由华东师大人口所创设的“焕庸人口大讲堂”第二期在闵行校区社会发展学院学术报告厅如期开讲。社会发展学院院长吴瑞君教授担任第二期学术报告的主持人,吴瑞君教授先是总结了首期“焕庸人口大讲堂”学术报告的内容,并提到丁金宏教授和郑雄飞教授学术报告的内容引起了人口所师生广泛的讨论。

本次学术报告由人口所老所长朱宝树教授和卿石松副教授主讲。朱宝树教授报告的题目是“胡焕庸线思考:放眼于面、关注于流、聚焦于点”,他分别从人口分布、迁移流动、城镇化集聚三个方面阐述对胡焕庸线的思考。朱宝树教授认为,人口均衡分布的要义在于“均而不衡,衡而不均,不患不均,重在求衡”,他利用相关数据,以东中西部三带划分和胡焕庸线东西半壁划分两种方式,分析了我国人囗空间格局的非均衡性等问题,提出了“胡焕庸线是中国人口分布的天然制衡线”和“非均衡中求均衡”等观点。朱宝树教授还结合自己的学术研究经历,交流了诸多研究心得并抛出了若干引人深思的问题。

卿石松副教授报告的主题是“基于夫妻匹配数据的生育意愿分析”,他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和动机,此次研究缘起理论与现实的需求、生活灵感和夫妻匹配调查实践,希望了解夫妻生育意愿是否存在差异并为生育意愿偏离生育行为提供解释。卿石松副教授认为家庭内部的生育决策是以往研究的“黑箱”,但评估生育意愿,采用家庭或夫妻视角比个体(女性)视角更合理。他根据上海九个区的夫妻匹配调查数据,发现生育意愿不一致的夫妻占30.36%,并在家庭联合视角下对生育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结论为生育政策对生育意愿的影响有限,经济因素则成为影响生育意愿的重要因素。卿石松副教授最后提出研究启示和建议,提高生育意愿对生育行为的预测作用,需要深入家庭内部,调查和访谈分析夫妻生育决策机制,加强生育意愿到生育行为转变过程的追踪研究。

吴瑞君教授对本次报告作了即席点评,她希望人口所全体师生在进行学术研究的时候能树立问题意识和数据意识,以问题为导向,以数据为论证,发现问题,把握问题,解决问题,发扬人口所聚焦前沿、不断创新的学术精神。人口所全体师生参加了这次报告会,学术互动真挚、热烈,延续首期大讲堂的学术氛围,并不断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