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0日星期三下午一点,由青年调查者协会和社会发展学院理研中心联合举办的观影会在二教410顺利展开。本次观影会观看的影片是陈赟老师推荐的由黎小锋和贾恺执导的纪录片《遍地乌金》。本片立足于山西榆林的煤矿产业,从多个角度描摹了当地煤矿产业链。折射出被煤矿产业卷入其中的个人的真实生活图景。
播映影片之前,陈赟老师先阐述了这部影片所蕴藏的内涵;引导我们从一个不同的角度看待影片中的人事物象,从而加深对影片的了解,同时能够用更加社会学的视角体察影片中所涵盖的社会现象。带着不同寻常的视角,同学们开始了观影。

老师和同学们在认真观影
在影片观看过程中,陈赟老师时而转过来提醒同学们注意影片的一些细节,诸如说话人的口音等,这让大家对影片能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随着访谈的深入,场景细节的增加,各种真实而辛酸的场景的具现,同学们也不自觉地随着影片的发展而紧张和无奈。

大家在进行讨论
影片结束后,陈赟老师带领大家对影片内容进行讨论和分享。大家对于在那个从未了解过的世界里生活的人们,都抱有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悲哀的绝望。陈赟老师以自己的切身经历,阐明其实就是在我们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人们也都只是进行一种“有节制的、停留于口头的抗争”,如果是想要做有建设性的行动者,最终的结果只是作为回击的现实的当头一棒。在影片中很明显的,那些看似在一起工作的人,一个个都只是孤立无援的单枪匹马,那些零散的目标无法相加,最终只能够在单打独斗无果后归咎于自己的命运——而非归结于社会的问题、制度的问题,就像影片中很触动人的信息部的杜凤凤一样;当面临架空制度的种种潜规则,比如重卡司机遇到随意的罚款、超重标准时,大多数人的选择也只是接受或者逃离这种显而可见的风险。推而广之,在遇到很多不公的时候,我们每个人很多时候就是缺乏一种合理的身份站出来。而这时候,如果我们可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哪怕毫无结果,我们也可以完成作为公民生活的一部分,而非看似理所当然地被个人生活所消散。

师生结束时的合影
大家在三个小时的时间内,谈论了自己的思考和困惑,围绕这部电影的触动讨论了很多也从中获益匪浅。本次观影会圆满结束。也请大家期待接下来将要举办的读书会,谢谢。
社会发展学院团学联学习部
青年调查者协会
2016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