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院系新闻

社会工作系举行专硕导师工作坊

作者: 发布日期: 2016-06-17

2016615日下午,社会工作系在法商北楼531开展了导师工作坊活动,罗国振、韩晓燕、赵鑫、何姗姗、吴同、王海萍等导师,研究生院李坤老师参会,社工系副主任安秋玲主持了该活动。导师工作坊主要有两个议题:研究生论文和实习。与会者畅所欲言,会议持续三小时。

在论文方面,安秋玲首先介绍了上海市有关社工专硕论文的标准问题,目前全市并未形成统一标准,处于探索阶段,这为学生的论文撰写和导师的指导带来一定的挑战。其次,安老师用数据的形式展现了社工系五年来学生论文选题的变化,分别从研究类型、服务人群、服务内容和关键词等方面展开。从经验来说,社工硕士论文实务模式初步形成,依托项目论文模式初步形成,论文与实习结合紧密。从问题上来说,小组工作模式论文已经初步形成,个案和社区实务模式的探索急需提升,每年都有学生跟进的项目,如第一福利院和青少年正面成长计划,学生在创新性和项目整合性方面,导师要给予更多的引导。与会老师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目前论文指导的困境,以及未来急需加强的内容。大家认为,更多的研究方法课程和导师联合指导论文的模式应该有所加强,并强调学生在研究上的专业关怀。

实习方面主要从学生需求出发,探讨了实习督导、实习目标和实习补贴等问题。何姗姗老师收集了学生目前在实习方面的需求和困难。大家首先讨论了实习督导不到位的情况,目前社工系督导老师都必须到实习基地探访学生,尽管如此,由于教研工作的负担较重,实习方面的投入受到影响,急需聘请专门的人负责实习督导。其二,大家结合实习和论文的要求探讨了社工系人才培养目标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理清人才培养目标中对实务和研究上的要求,并以此引导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为学生职业发展提供相应支持。再次,学生反映学校实习补贴的缺位对实习的影响,系里表示将进一步了解学校相关经费支持,并将相关需要反映到学院,希望予以落实。

李坤老师表示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更多的是接触理念性的文件,而这个会议更具实践性,很好的了解了研究生培养方面的细节。社工系老师也表示要将会议内容逐步落实到课程和制度建设当中,保有专业情怀并且循序渐进地推进专业硕士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