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下午6时许,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华东师范大学教务处、学工部以及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联合主办的,“孙以敏共创明日卓越教师”暨少数民族师范生服务学习生命教育项目工作坊于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四教310如期举行。出席此次活动的导师有涂皘老师、尹强老师、龙雨田老师以及特邀嘉宾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刘熙媛同学。此外参加工作坊的还有项目各小组成员,工作坊由项目助管曾欣主持,拾星者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肖庆进行培训与讲解。

活动伊始,主持人邀请导师和同学们一起参加“大风吹”游戏,导师与同学们积极热心参与,活跃了气氛,缓解了紧张的氛围并为接下来的活动与学习过程奠定了良好的开端。正如一位同学所言:“这个活动让我整个人身心放松,能够更好地去参与与学习。”
导师肖庆向同学们介绍了项目设计流程,并邀请刘熙媛同学以自己服务项目《长者人生回顾小组》为例,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在项目设计、活动策划、活动经费预算以及与服务对象沟通与交流上的经验与想法。肖庆将其总结为5W1H以及1B(预算)、1R(风险)、1E(评估)原则,使同学们更为深刻系统地理解了整个项目设计过程与原则。

接着,曾欣向同学们详细地介绍了项目申请书的内容,主要是从项目简介、项目特色与创新点、项目实施进度与计划、项目预期成果与社会效益以及项目经费等方面来讲解,使同学们对项目申请书有了整体理解与把握。
随后,肖庆主持了急速60s和七巧板游戏,与同学们分享了游戏经验,并将游戏与项目设计有机地联系起来,认为第一,在项目实施时,要学会摄取与整合身边的资源,包括时间、机会、项目成员以及导师等各种资源;第二,项目方案并非一蹴而就,在设计与执行方案时,我们需要根据服务对象需求以及现实情况对项目方案进行不断调整。七巧板活动同样给同学带来深刻启发,同学们认识到如何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合作与竞争并非截然对立,小组成员间需要合作,小组与小组之间更需要合作,一个项目的完成需要各方面的合作与资源整合。龙雨田老师总结道:“有些时候,我们往往都是想去做我们最好的,而忘了我们最需要的。”正如该项目的“初心”在服务中学习与成长,我们只有不忘初心,才能方得始终。

最后,曾欣介绍了该项目的后续安排,主要为每组确定一名组长与组名、项目申请书的递交时间以及创建项目公众号,并具体介绍了创建公众号的初衷。公众号是一个大家可以相互交流与学习的平台,同学们可以将自己对活动以及在进行项目服务过程中的所思所想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看法。公众号也是一个将项目的经验介绍到社区以及其他社会组织与群体中的平台。项目财务负责人谢永祥介绍了该项目的报销流程,具体包括每组确定一位财务负责人,报销时间,报销凭证以及财务报表等。

同学们对此次活动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从工作坊的反馈表中得知,同学们对此次活动非常满意,认为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到了整个项目申请书的流程以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竞争与合作意识。知是行之始,同学们可以将此次活动习得的“知”与导师一起共创项目设计书,做到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