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上午10:00,由理论研究中心科研部组织的社会发展学院“新生科技创新教育”活动在1教115举行。此次活动通过邀请一些科研经验丰富的学长分享他们的科研体会,增强新生对社会学科研兴趣,提高他们对科研的认识。
我们邀请到大四的何霁宇、王遂邃同学来到现场,给同学们分享他们做科研的体会。

同学们对学长的经验分享兴致勃勃
第一个上台的是何霁宇同学,他先给同学们简单地介绍了社会学和社会科学的区别和联系,解答新生对社会学的疑惑。随后以一个有趣的例子,引导大家从社会学的视角观察社会问题。大家积极响应,现场气氛热烈。紧接着,他向大家谈起了社会学研究的基本途径——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通过简单的对比,他深入浅出地给大家大致描绘了两者的区别与联系。最后,何霁宇同学还给大家分享了他的田野笔记。他以一种幽默风趣的方式,给同学们展示了他在田野调查中的心得以及其中的各种趣事。这些在教科书上都看不到的心得,让同学们受益匪浅,也赢得了大家的掌声。

何霁宇同学分享经验
第二个上台的是王遂邃同学,和前面的同学不同,他这次谈的是他几个失败的科研项目,期待以一种不同的视角给大家以启迪。除了介绍他的几个夭折的科研项目,他还别出心裁的找出一份教学大纲,告诉同学们:科研其实和平时的学习是密不可分的,做科研项目的能力也完全可以迁移到平时的学习工作中的。
借武汉大学一位同学的科研随笔,他鼓励大家走出学校,去体验社会,真正投入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最后几分钟,他谈到做人和做科研的关系,谈到科研伦理的重要性。

王遂邃同学分享经验
听了学长的科研经验后,同学们深受启发,纷纷举手发言,提出自己的一些疑惑与感想,两位学长亦积极地答疑解惑。



同学们积极提问
在主持人的结束语后,本次“新生科技创新教育”活动也顺利结束。感谢此次参与分享的两位同学以及因时间关系没来得及上台的同学,也希望他们的体会能够对新生们有所启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