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日下午1点,华东师范大学第二届社会工作实务展示会暨实习表彰会在三教323举行。本次活动旨在通过2013级和2014级社会工作本科生,2015级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生对专业实习的展示和交流,促进学生反思自我与专业成长,加强学生、专业教师和实习基地督导之间的互动,共同提高实务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教务处徐世猛老师、研究生院李坤老师、上海市第一福利院社工部主任陈奇春、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社工部孙振军、拾星者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总干事肖庆、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兼社工系系主任黄晨熹教授、院党委副书记黄燕副教授、社工系韩晓燕教授、安秋玲副教授、赵鑫博士、吴同博士、何姗姗博士、李希希博士和王海萍博士出席了活动。社会工作实训中心郭娟老师担任会议主持人。

首先,黄晨熹教授为本次会议致欢迎辞。他表达了对与会者的欢迎,对学生们、实习机构、学校管理部门和社工系教师们对实习工作的付出表示感谢。黄晨熹教授阐述了专业实习在社会工作教育中的重要性,他还提议同学们在机构实习之外,更要把专业服务带到我们所在的社区和学校,并恳请学校相关部门对社会工作实习工作给予持续的关注和支持。

在实习展示环节,本科生和研究生按照服务领域各分为五个小组,小组成员展示了实习内容和专业反思。本次实习分布在16个实习基地当中,实习领域涉及:老年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流动人口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管理和平台服务。同学们针对服务对象的需求和特点设计了各具特色的个案,小组乃至社区服务的内容。每组的指导老师也为同学们的汇报做了推荐和评价。在提问环节,老师们深入挖掘学生实习项目设计背后的理论和需求分析,伦理问题,评估方法等,并就医务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中服务对象流动性强等问题进行了重点讨论。


香港实习小组展示了暑期我系与香港圣公会合作的实习项目情况,其中老年社会工作服务参访、自我成长探索和香港大学交流活动为同学们在上海的实习带来了启示。
上海市第一福利院社工部主任陈奇春、社工系王海萍博士和吴同博士代表督导发言,他们肯定了社会工作系学生实习的成果,认为这是一个师、生和督导共创的过程。教务处徐世猛和研究生院李坤两位老师肯定了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工作的扎实、有效和有针对性的特点,并表示会将同学们的需求带到主管部门,以期更好地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提供支持。

陈奇春、孙振军、肖庆、黄燕、王海萍和吴同六位老师担任评委,从知识运用专业性、服务内容丰富性、学生主体反思性、双督导参与度和汇报逻辑性五个方面对每个小组进行评分,最终评选出不同奖项。何姗姗博士对会议作了总结。

社会工作实习是将专业理论、知识、技能、和伦理化为实际行动的过程,是将课堂学习与真实社会情境相结合的过程。学生们在实习的过程中内化所学的知识,通过对实习过程的总结与反思,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促进个人成长,从而最终回应有需要人群的需求,实现个人、社区和社会的系统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