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2日下午两点,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田兆元教授的《民俗传承与雅致生活养成》讲座在杨浦区少年宫报告厅开讲,为接下来的系列民俗文化讲座拉开了序幕。
“什么是民俗?”“什么是雅致的生活?”“民俗文化与知识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随着专家问题的提出,小小听众们都踊跃举起小手来发言。田兆元教授用轻松幽默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为特殊的学生们阐述了“民俗作为民族和国家的符号以及自我的身份认同,可以唤起少年儿童的责任与自觉”,引发孩子们积极思考“如何传承民俗文化,更好地服务于祖国、家庭、城市、社会,以及如何建设更美好雅致的生活?”。民俗知识与民俗文化不仅可以传授给孩子们技艺,培养美感,更能带给孩子们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为生活谱写出更为华美的篇章。

讲座结束后,家长与孩子们与民俗专家的互动问答甚为热烈,民俗文化的小粉丝激增。在收回的调查问卷中,家长表示对于此类民俗文化讲座非常欢迎,并希望能持续并深入地进行下去,孩子们将受益无穷。


此次的“民俗文化大讲堂”活动是杨浦区少年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项目”首次与专业高等院校合作,将学术专家请进少年宫,共同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及、推广、维护与发展。活动由剪纸艺术大师传承人郑树林发起,杨浦区少年宫“非遗”教育传承项目主持人、华东师范大学海上风民俗学暑校校友颜慧珍组织推进。杨浦区少年宫推出的以非遗传承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与课程,涵盖了“非遗”技艺传承体验课堂、“非遗”区本课程、民俗文化大讲学、“非遗”亲子游园四大版块,在多年的反复实践过程中,活动课程体系渐渐成熟与完善,并成为了上海市青少年教育工作的示范基地。
作为高等院校民俗专门研究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民俗研究所积极参与社区的教育活动建设中,为市民和儿童传授民俗文化知识,传递最新学术研究动态与信息,是学术最好的践行,充分体现出了民俗学科服务于社会的意义与价值。
讲座后,杨浦区少年宫朱茹洁主任,贤达学院文化产业与管理学院赵海龙副院长,与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田兆元教授,广西师大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覃琮,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柯,博士生方云进行座谈,进一步讨论了如何发挥各自优势,整合资源,建立一个三方协作立体的上海市非遗传承中心,在共同搭建的平台上更好地做好“非遗”保护,培养更多的优秀文化小传人。
接下来的系列讲座分别为:
《上海都市民俗与海派文化》主讲人 李柯 11月19日 14:00-15:00
《国学智慧与日常生活》主讲人 吴玉萍 12月3日 14:00-15:00
《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儿童生活》主讲人 方云 12月10日 14:0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