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0日,由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主办的“古艺今传——桃花坞年画品鉴与拓印”非遗体验活动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人文学术沙龙进行。活动主讲人、苏州版画院工艺美术师、“乔麦年画”品牌创始人乔麦女士,年画收藏爱好者、文墨堂主人李文墨先生,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田兆元教授、民俗研究所所长王晓葵教授和来自校内外的二十余名师生参与了分享和体验。本次活动系年末将在华东师大图书馆举办的《年中有画画中年——文墨堂藏年画精品展》系列教育活动之一,由策展人、民俗学研究所李明洁教授主持。

部分将于年画展展出的桃花坞清代木版年画精品在此次活动中提前亮相。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迄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以精细、秀雅之艺术特色著称于世,被誉为“东方古艺之花”,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此次活动的主讲人乔麦女士从事桃花坞木版年画的创作与研究十余年,其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及地方美术展,屡获殊荣,并在传承的同时颇多创新。

活动伊始,乔麦女士结合自己多年刻印制作年画的经验,从技法工艺角度对文墨堂藏桃花坞古版年画《福字图》、《张仙射狗》和《冠带传流》进行了细致的讲解与品评,通过分析用色、形制、刻印方式、人物形象刻画、具体功用、工艺难度、损耗与保存等方面介绍了桃花坞木版年画的工艺特色及时代演变。李文墨先生额外为此次鉴赏活动带来姑苏版《荣华富贵图》珍品,姑苏版是指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全盛期的作品,此一类作品内容着重描写苏州市民生活和城市景观,表现方法受到西方绘画透视、比例关系等技法影响,至为精妙。

在接下来的体验环节,乔麦女士率先现场示范了拓印的过程,并讲解了拓印技巧和相关注意事项,邀请师生们体验互动,并在旁细心指导工具的使用规范、刷墨的方法和力度等操作细节,整个过程趣味性与知识性兼具。最后,乔麦女士与大家分享了她对年画传承的理解以及为之所做的努力。她认为传承是一个多线共进的过程,年画的作品展示、文创产品、年画手作、品牌展示、交流平台的搭建都是不可或缺的环节,且传承之余亦需创新。她以自己创立的“乔麦年画”品牌与于苏州“诚品生活”书店设立的年画工作室为例,例举了文创产品结合现代审美风格的设计思路、通过教育活动推广手作体验的操作方式、多产业合作的营销模式等较为有益的尝试和成功经验,表达了她在传承与创新之间对于桃花坞年画能够重新回到人们生活中的期盼。

本次活动通过年画藏品品鉴、现场体验制作和文创实例分享三个环节,使大家既近距离感受了年画的魅力,又增益了年画相关知识,亦深化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代生活关系的思考。

《年中有画画中年——文墨堂藏年画精品展》将于12月6日开幕,内容同样充实的另外近二十项教育活动将在展期有序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