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院系新闻

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来自“太阳花”的分享

作者: 发布日期: 2016-12-01

让流动儿童在上海有“家”的感觉;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这是闵行公益机构太阳花的一个核心理念!20161123日,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公益与创新”的课堂走出校园,来到了位于闵行区塘湾镇的这个上海流动儿童的“家”。此次,应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薛红老师之邀,上海市热爱家园太阳花项目的负责人刘伟伟老师为大家分享了他与太阳花的共同成长之路。

刘伟伟老师在为大家做介绍

简单参观完机构,在我们对太阳花有了初步感性认识后,刘伟伟老师开始给我们系统地分享太阳花的故事。首先,刘老师向大家介绍了太阳花的运作模式、核心架构及课程设置等基本情况。太阳花致力于为上海5-14岁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丰富多样的社区教育资源,以填补其在家庭、学校、社区教育中与普通城市孩子间的教育差距,更快地融入城市社区的生活。

太阳花的宗旨是让流动儿童在上海有“家”的感觉;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刘伟伟老师分享了这样的理念:所有的孩子都应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在爱中健康快乐地成长。因此,需要帮助那些受教育条件和家庭环境较差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争取更多他们需要的教育资源,在他们成长的社区中关心、陪伴他们更好地成长。

太阳花的图书角

随后,刘伟伟老师为大家播放了太阳花暑期活动的照片集锦。太阳花的课程丰富多彩,包括英语、围棋、书法、手工及自然探索等多项课程,太阳花试图通过课程的参与,发现孩子最喜欢、最擅长的领域,从而帮助其建立自信。其中,合唱团已经成为了太阳花的一大品牌项目,视频背景乐的词曲唱皆为太阳花的成员所做。此外,太阳花还专门为家长开设课程,邀请到专业讲师,与家长们一起分享科学的育儿理念和方法,多维度地为流动儿童提供帮助。

在互动中,有同学提出疑问,太阳花的课程是否会收取费用呢?

刘伟伟老师回应道,太阳花的课程只收取少量费用,即使是品牌项目合唱团,也只收取每人30元的费用,远低于市场价格。收取费用并非为了赢利,而是因为免费的大家常常不会珍惜,少量的投入可以让孩子和父母更加珍惜资源,而这些费用全部用于购买教学工具、课程教材等。这对公益服务的提供来说,不失为一种可以借鉴的思路。

薛红老师在分享观点

薛红老师也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对太阳花帮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的理念表示由衷地欣赏。

谈及社会工作与公益慈善,刘伟伟老师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理解。社会工作机构拥有专业的知识与技能,但关注的方面有时过于广泛,儿童、老人、医务等项目都会涉猎;而公益慈善机构通常会将关注集中在某一问题,比如太阳花只做流动儿童的项目,但往往缺少社工的专业背景。因此,两者各有所长,可以相互补充。

最后,被问及专业学习的心得体会,拥有复旦大学社会工作本科、社会学硕士背景的刘伟伟老师也慷慨地与同学们做出了分享。刘伟伟老师提出,广泛地阅读经典对于任何专业的学习都十分有帮助,即使社会工作专业常常更偏重于实践,但也需要大量阅读,不能顾此失彼。而社会学专业的学习看似不能带来什么实际的技能,实则为他看待世界、解决问题提供了一个不同的视野,使他受益良多。

刘伟伟老师的观点得到了薛红老师的赞同,也引起了同学们的共鸣。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刘伟伟老师的热情分享,也为本次实地体验课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分享收获:儿童能力不仅仅只有语言、数理能力,还包括人际、运动、内省等等,学校单一的评价体系容易使得擅长其他能力的儿童,尤其是流动儿童,丧失自信,从而难以融入城市生活。而太阳花用其丰富的活动为流动儿童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使其有机会接触自己喜欢、擅长的,发掘自己潜在的可能性,这恰恰是学校教育中所缺少的。正如太阳花所强调的,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这是教育的一大重要意义。

本次课程“社会公益与创新“系列讲座受到了社会学系教学基金资助,特此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