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6日,日本大正大学名誉教授石川到觉、社会福祉学科教授金洁、准教授新保佑光、「田柄之家」小型多功能居家照料福利院院长青木伸吾以及社会福祉学科专攻修士2年生弓晶一行五人到访我校社会发展学院。我院副院长兼社会工作系主任黄晨熹教授在座谈会上代表院系对石川到觉教授及其团队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当天下午3点,由石川到觉教授主讲的主题为“日本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趋势——以丰岛区民社会福利协议会活动为例”学术讲座在闵行校区法商北楼123室报告厅举行,金洁教授担任讲座翻译。本次讲座为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百场校级学术讲座第6场,由社会发展学院韩晓燕教授主持,该院吴同老师、郭娟老师,教育学部学前与特殊教育学系曾凡林副教授与百余位同学以及来自部分社会工作实习基地的一线社工听取了此次讲座。

石川到觉教授首先简要介绍了日本大正大学及其社会福利学科的发展历史,通过讲述当前日本在社区发展方面所实施的方针政策、所想要解决的实际社会问题、以及所蕴含的社区居民自助、互助、公助理念,帮助大家对于日本社区社会工作的专业发展形成了初步印象。
接着,教授用照片向大家生动展示了丰岛区民社会福利协议会所开展的社区活动,在此基础上对其所实施的社区福利活动计划进行阐述,如与其相关的协会组织架构、社区居民动员机制、不同类型社区居民服务、社区个别问题解决方案、社会支持网络建设模式等等,进而强调了当前日本社区社会工作发展由纵向型向横向型的转变在解决日益复杂的社区问题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社区居民各自分担任务并相互帮助,创造性地能把“别人的事”当作“自己的事”主动地去提供服务,生活在社区的每一个体都在为建设一个有尊严、安心居住、可持续发展的社区而努力。

此外,石川到觉教授将日本大正大学对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学生的培养模式与日本社会福利工作者的认证流程向大家作了介绍,强调了在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习教育培养体系中所应注重的支持、教育、管理三大机能,以及督导在社会工作专业实务学习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最后,石川到觉教授结合自身研究成果和专业实务经验回答了在场师生的提问,如日本社区社会工作者薪酬与工作内容、日本社区社会工作者与社区自治会的关系、社区社会工作者如何促进社区上班族的社区融入等问题,引发了大家关于社会工作专业本土化发展方面的讨论与思考。
此次讲座从社区社会工作的专业视角,深入了解国外在推动社区发展所倡导的理念方针,在解决社区问题所采取的方法模式,这也回应了当前中国大陆大力推动的参与式社区治理,带来国际视野下本土化社区社会工作发展的思考与启迪。同时,也为在社区开展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与督导提供了经验与模式的借鉴,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在社区实习中实现自身专业能力成长。

讲座结束后,石川教授及其团队在韩晓燕教授的陪同下前往参观位于吴泾镇虹梅景苑第一居民区的1号里·虹景邻里中心。虹梅景苑一街坊书记、虹景邻里中心理事长龚君与社区工作人员,以及吴泾拾星者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总干事肖庆等人向石川到觉教授及其团队的到访表示十分荣幸。本次参访全程由龚书记亲自接待讲解,龚书记一边向石川到觉教授等人介绍了邻里中心的概况、组织架构、社区治理链模式以及当前所开展的服务项目、日常工作等,一边进入到邻里中心各个功能室,如服务站、便民坊、幸福社、微课堂、读书吧等,体验其中所放置的活动设施。石川到觉教授及其团队成员就邻里中心在参与式社区治理过程中的设计、运行、管理等方面向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了询问,并与韩晓燕教授、龚君书记就社区建设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走访尾声,龚君书记代表虹景邻里中心向石川到觉教授及其团队赠送礼物,并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