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5日晚六点,应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薛红老师的邀请,“上海华师宝贝成长指导中心”的创始人郝艳女士来到“社会公益与创新”的课堂上,为同学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介绍了“华师宝贝”机构的大致情况,分享了她创业之路背后的故事。许多公益社团代表和有意向从事公益事业的同学纷纷慕名而来听取公益创业的经验。

郝艳介绍机构
郝艳给同学们播放了她之前在《正青春》节目中录制的视频,讲述了“华师宝贝”的服务理念:为孩子做最有价值的选择,最有价值就是根据孩子的发展需要,去选择最符合这个发力阶段的事情,去选择最能够发挥潜能事情,帮助孩子建立自信。让他们长大后能够真正的融入社会,而不带任何“标签”。
郝艳向我们娓娓道来了几例“华师宝贝”服务的案例,并给同学们播放了这几个孩子在机构上课的视频,讲述了干预过程中的趣事。因为平时的工作,郝艳关注到许多因孩子发育出现问题而家庭破碎或历经艰辛的家庭。她说:“有很多家庭有我们看不到的许多艰辛,看到了才知道有这样的困难。”
随后郝艳向我们讲述了她的创业之路。郝艳是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生,她当时通过身边同学的实习经历发现目前社会上对这群“蔓孩子”主要通过医院、早教中心、普通康复机构来进行治疗,但存在着专业水准差、针对问题单一、忽略医教结合等问题,就想依托学校资源和专业创立自己的团队。
郝艳觉得和孩子在一起很“开心”,虽然有的时候会因为孩子的干预没有效果而感到焦急,但可以从每个孩子的身上发现可爱之处。她的愿望是:“希望能为我爱的这些孩子做出一些改变吧。”
郝艳在创业过程中确实遇到了来自家庭和社会的许多压力,所以,她认为不要轻易去创业,创业是有机会成本的。在学校里有老师和学校的支持,在社会中创业是艰难的,因此,郝艳始终对母校和帮助过她的人怀有感恩之心。

同学们听得很专注
最后的时间,同学们分享了自己与“蔓孩子”接触的经历。郝艳回答了薛红老师和同学的提问。关于机构的相关运营问题,她解释道,“华师宝贝”目前只有她一人是全职老师,平时会有专业的志愿者来参与教学,华师大的导师会提供指导。对于困难家庭她们可以适当减免收费,客源主要还是依靠家长宣传,非常注重机构老师与家长之间信任关系的建立。“华师宝贝”的未来发展路径是:下一步计划加强与福利院、政府合作,把科学服务惠及更多群体;与社会广泛接触,吸引公益基金及大型企业的资助,可以开发更多的课程,吸引更多的成员加入;探索出一套可复制的“蔓孩子”模式,向上海乃至全国推广。
同学们也给郝艳提了些建议,希望“华师宝贝”可以加强与高校相关专业、社团的合作,号召更多的高校志愿者,能从多学科角度对孩子进行干预;也可试图与小学进行接触,使小学能有专业指导来正确对待这些孩子。

社团代表分享经历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