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0日中午12点,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工作系在法商北楼525召开了“2015级社会工作本科生实习动员大会”。社会工作系吴同博士,李希希博士和2014级本科生代表袁霞和冯源溪作为嘉宾参会,本次会议由社会工作系专业实习督导郭娟老师主持。

图为会议现场
首先,由郭娟老师介绍下学期期初将要进行的专业实习1的目标和具体安排。
社会工作实习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本阶段的实习旨在通过到机构见习,让学生全面体验和了解社会工作一线服务、项目设计与评估、社会工作行政等。学生自主运用实习手册等工具对实习进行记录,通过双督导的实务教学,促进学生将课堂专业知识运用到真实情境中,达到认识自我、建构专业关系和以实际行动参与社会改变的目标。
郭娟老师还对四十余家社会工作实习基地的基本情况、学生和实习基地双向选择的方式、实习的时间和任务进程等进行了详细说明。

图为郭娟老师介绍实习机构
2014级社会工作本科生袁霞和冯源溪作为专业实习的经历者分享了实习的经验与收获。袁霞同学提到自己在实习中遇到的挑战和收获,对即将实习的同学提出了一些建议。她告诉同学们参加机构的投标竞标、项目评估和依托项目开展的小组等活动收获很大,希望大家积极把握这样的机会。她也谈到实习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如,在项目跟进和运行与自己时间分配。她希望大家提前准备,在实习过程中要及时、主动跟督导沟通、交流。
冯源溪同学根据自己的实习经历分享了三点实用性的内容。第一点,课堂学习的内容与实际情况的差异,是挑战,也是机遇。“当实习情况跟课堂内容产生冲突时,我们才能看到社工的深度和广度,我觉得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第二点,关于实习日志的问题。她认为日志的模板需要博采众长,多多借鉴;日志的内容需要有自己的反思以及提出问题;并就日志与督导进行双向互动,发挥日志的实际作用。“关于实习日志模板,我看了一些台湾和相关的书,还将自己反思的、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在日志里,就日志与督导进行双向的沟通反馈是很有用的。”第三点,积极利用平台资源。“同学们可以在实习机构的会议上进行提问,这些问题需要你提前查阅资料,有思考的问题对话质量会更高。除此之外,督导会链接一些国际性的资源,去见见世面也是很好的。”

图为冯源溪同学分享实习心得
最后由吴同博士和李希希博士对即将实习的同学进行指导并接受同学们关于实习的提问。
吴同博士认为,同学们要多多关注机构项目资金来源,运作方式,最好把实习与自己的学业规划联系起来,而且要多问自己为什么,用专业的思维来提升自己的问题意识。
李希希博士希望同学们在实习中多多观察,主动了解社会,同时根据自己缺乏的能力和自身的现状选择实习机构。将毕业论文、学年论文与实习联系起来可以提高实习的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收获更多。

图为两位老师聆听学生的提问
近年来,社工系积极探索社会工作实务教学模式,完善实习工作流程。实习动员会促进了学生对实习目标的认识和了解、对实习进程的把握、对实习资源的调动、解答了学生的疑惑,对学生顺利进入实习情境,获得专业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次实习动员大会激发了同学们对实习的思考,调动了同学们对实习的积极性,取得了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