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5日下午两点,“希望旅程”服务学习夏令营闭营仪式在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紫竹小学音乐厅举行,期间,两校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就进一步的合作展开会谈。至此,今年从7月1日持续到5日的夏令营已经圆满结束,各方携手走上展望“希望旅程”服务学习未来的新征程。

“希望旅程”服务学习夏令营是由华东师范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和上海闵行区吴泾镇教育委员会共同主办,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上海闵行区吴泾拾星者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紫竹小学联合协办的教育部“万人交流计划”项目,旨在进一步推动来沪儿童青少年的社会融入,探索大学生和中小学生的生命教育和全人发展,为儿童青少年的生命和成长提供更为丰富多彩的体验式平台。夏令营课程包含生活英语学习、小小科学家、健康生活、个人成长以及群体学习等多方面多方法多层次的内容。自2013年发起,夏令营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累计服务了约1650名儿童,提供服务的香港大学生累计多达400多人,此外还有近300位上海大学生和社区志愿者参与其中,受益人群逐步扩大,2016年获选团中央“全国青年社会组织优秀项目”。

华东师范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和吴泾镇相关负责人出席了此次闭营仪式,参加活动的还有来自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紫竹小学、闵行区吴泾实验小学、闵行区景东小学、闵行区民办塘湾小学、湖南永州职院附属学校五所小学的400多名小学生及带队老师、100多名来自香港理工大学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及老师和40多名华东师范大学的师生。

出席闭营仪式的嘉宾有吴泾镇副镇长彭秀峰、香港理工大学协理副校长石丹理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田兆元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韩晓燕教授、吴泾镇教委办陈峰主任、吴泾镇团委副书记岳小力、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紫竹小学张计蕾校长、上海市税务局第四、第五和第六稽查局的领导、吴泾拾星者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总干事肖庆等。
在领导致辞中,吴泾镇副镇长彭秀峰表示2017年是“希望旅程”服务学习夏令营开展的第五年,“五”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代表着完整的数字。尤其今年又是香港回归二十周年,因而这次夏令营承载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它是两地在文化、教育上友好交流的具体体现。同时彭秀峰副镇长还表示今年的服务学习夏令营有很大的突破,特别是开设了社区探访这样一个新的环节,让香港理工大学的学生们对内地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希望明年项目还可以有更多的拓展,可以带领香港的大学生们到政府部门、乡村、社会机构等地去走访,同时也期待明年会有更多人员的参与。

随后,彭秀峰副镇长代表吴泾镇向华东师范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表示了感谢,并且赠送了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折扇和宫扇,扇的谐音是“山”,寓意是这个项目能够越办越好,勇攀高峰。

石丹理教授一上场就对在场的小学生、大学生们表示了关切的问候,并且对韩晓燕教授所代表的华东师范大学项目团队、吴泾镇教育委员会、各个小学以及吴泾拾星者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表达了真诚的感谢。他表示,正是所有单位的共同合作才让我们的学生们有了这五天的美好时光。随后石丹理教授向彭秀峰副镇长和紫竹小学张计蕾校长赠送了礼物,对吴泾镇和紫竹小学的大力支持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紧接着,紫竹小学张计蕾校长对本次活动开展取得的效果表示肯定,并对为此次夏令营给紫竹小学提供服务的机会表示感谢,最后对“希望旅程”服务学习夏令营表达了衷心的祝愿。

之后,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田兆元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服务学习作为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非常重要的项目,是发挥大学社会服务功能的最好体现。华东师范大学大学生作为志愿者参加也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在服务中实现了学习的目的,项目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服务学习项目是国际一流大学特别先进的学生培养方式,我们能与香港理工大学携手共同推进本项目在上海的开展,在全国来说都是走在前列的,这充分说明了两校是有国际视野的优秀高校。田兆元副院长还特别感谢韩晓燕教授引进这个项目,并且对相关合作伙伴们表示了诚挚的感谢。

随后韩晓燕教授主持了上海市税务局第四、第五和第六稽查局对五所小学的赠书仪式,殷切期望孩子们多读书,多探索,对捐赠者多年来对孩子们的捐书行动表达了感谢。

紧接着上海闵行区吴泾镇团委岳小力副书记、吴泾镇教委办陈峰主任、社会发展学院田兆元副院长作为送别会嘉宾,对紫竹小学等五所小学、上海市税务局第四、第五和第六稽查局、吴泾拾星者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及吴泾镇摄影志愿者队颁发锦旗,对它们的大力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

营员们的节目表演是毕营仪式的高潮环节。香港理工大学的大学生和小学生们经过几天的排练,为大家带来了一场丰富多彩的视听盛宴盛宴。每两个班合作,分别表演了合唱、舞蹈、话剧等节目。精彩的节目凝聚了志愿者和孩子们的汗水与友谊,孩子们激动、快乐的心情感染者在座的每一个人,这也是对为期五天的夏令营活动最好的总结。在闭幕仪式上还对那些在夏令营中表现突出以及进步很大的小朋友给予了表扬和鼓励,并颁发了积极参与奖、飞跃进步奖以及最佳领袖奖等荣誉证书。


此次夏令营还为家长们建立了微信群和设置了现场直播,这不仅让家长们更好地了解到孩子们在夏令营的情况,还为家长们之间、家校之间的信息交流沟通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家长们通过直播看到小孩子们非常精彩的表演,对小孩子们参与夏令营所带来的变化感到非常的欣慰。还纷纷在群里对华东师范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的师生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随着闭营仪式进入尾声,大屏幕上放映了香港大学生们五天以来和在沪小学生和大学生们的点点滴滴,这不仅仅是各方友谊的见证,更寄寓着这些美好的回忆能够成为大家内心一股积极的力量,伴随着大家度过今后的每一段时光。最后,所有的小朋友都与香港理工大学的学生和华东师范大学的志愿者们合影留念。至此,2017年“希望旅程”服务学习夏令营已经圆满落幕。

虽然夏令营只有短短的几天,但每位参与者都收获颇丰。期间,两校也就进一步的合作展开会谈。7月4日,香港理工大学协理副校长石丹理教授、内地事务处总监罗璇博士、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党委书记熊琼教授、校港澳台办章平主任、社会发展学院韩晓燕教授、吴泾镇教委陈峰主任、团委副书记岳小力,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紫竹小学张计蕾校长、拾星者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总干事肖庆等合作各方齐聚一堂,展望未来合作。

会谈中,香港理工大学内地事务处总监罗璇博士表示:“希望旅程”服务学习夏令营对于香港理工大学的学生们来说,不仅使得他们开阔了视野,而且也有助于他们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香港理工大学协理副校长石丹理教授从教育理念的层面对“希望旅程”服务学习夏令营具有高度的评价,他认为:“大学教育的目的不能只停留在帮助学生找工作、赚钱的层面,大学应该有更高的情怀,夏令营所做的点点滴滴就是播种这些情怀的过程。”华东师范大学港澳台办章平主任谈到“希望旅程”服务学习夏令营时说道:“作为教育部‘万人计划’的一部分,它为促进香港和内地高校在人员互访、人才合作和科研交流等方面等密切合作提供一个具体的途径,同时也是促进两地文化交流的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与会者表示,通过各方的密切合作,“希望旅程”服务学习夏令营将让更多的人受益,承载更多的社会责任培育和实践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