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姚泽麟、文军等老师的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主办,为哲学社会科学重要研究成果的文摘类期刊,学术背景深厚,涵盖面广,强调学术品位,突出问题意识,倡导理论创新,兼及新知趣味。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7年第7期转载了我院社会学系副系主任姚泽麟博士的论文《国家控制与医生临床自主性的滥用:对公立医院医生执业行为的分析》。(《社会》2017年第2期)文章认为,如何对医生的执业行为实施有效的社会控制是职业社会学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城市医生的执业环境与执业行为的分析,指出医生仍然依附于占据医疗服务市场垄断地位的公立医院,丧失法团自主性的他们无法与国家就收入与服务补偿进行协商。但也正是由于垄断地位,公立医院及其医生获得了对患者和医药厂商的双向支配地位,可以便利地将处方权转换为经济利益。但与此同时,医生对临床自主性的这种滥用意味着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管、职业规范内化后的自律等社会控制方式的失败。本文认为,医生这一职业群体在医疗卫生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参与、逐步开放医生的执业自由以及给予非公立医疗机构平等的地位与待遇等措施会使这些问题得到改观。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7年第6期转载了我院院长文军教授和博士生顾楚丹合作的论文《教育资源供给视阈下的教育公平》。(原题为:《教育公平向何处去?——基于教育资源供给三阶段的思考》,《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文章认为,作为相对稀缺的社会资源,教育公平与否的实质取决于其资源供应由谁主导。国家、市场、家庭是社会结构中教育的最重要支持系统以及最主要的供给者,纵观中国的教育资源供给,先后经历了"国家独揽"、"市场主导"以及"国家+市场+家庭三方共同提供"三个阶段,由此,教育的公平程度也相应经历了"低水平的公平"、"教育不平等增加"、"不平等再生产"三个阶段。教育公平应打破原有研究中对教育公平以及实现路径的一般理解,从更宏大的层面上来改善有利于社会公平的政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