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下午,长征镇举办与华东师范大学社区发展合作共建暨长征镇青年社工学院成立大会。此次活动由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普陀区长征镇党委、政府联合主办。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文军教授,区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刘义海,区社区办副主任谈立雄,区民政局副局长施民,团区委党组书记何家骥,区委组织员(副处级)、组织部组织一科科长陈韵,长征镇三套班子领导及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长征镇全体社区工作者以及居民代表等27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由镇党委委员、党群办副主任邬晓亭主持。
合作方通过签署共建协议,就社工队伍建设、课题调研、社区发展等重点领域达成合作共识。 活动正式成立了长征镇青年社工学院,服务长征镇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发展,着力提升社工的理论素养、实务能力等,探索人才培育、选拔、评估、任用的新模式,为青年社工的职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撑,为全面提升社区服务专业化水平提供有力保障。长征镇也同时成为华东师范大学实习基地,为华师大师生开展实习研究提供阵地。

长征镇党委书记陈琦华为活动致辞。她表示,创新社区治理、加强社区建设必须坚持理论指导,进行理性探索,必须坚持智力合作,必须不断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陈琦华鼓励全镇社区工作者共同努力,把长征的社区建设工作做得更好,为同心共筑长征美丽新家园作出新的贡献!

文军教授表示华东师大社会学学科是历经百年发展的根基雄厚的学科,在致力于为学生打下扎实专业理论基础的同时,更注重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此次与长征镇合作成立青年社工学院,华师大将尽最大努力,运用最优秀的师资,打造一所国内亮丽的青年学院。
刘义海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长征镇与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在加强社工队伍建设、创新社区发展等方面所做的积极探索。他强调,长征镇青年社工学院的成立以及一系列平台、机制的建立,是在党建引领下破解社区难题,探索形成有效社区治理新模式的创新手段,长征镇要依托好华东师范大学的资源和平台优势,不断丰富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积极探索贴近工作实际的社工培养体系,为全镇乃至全区的社工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提供宝贵经验,进而更好地助力社区发展,形成互惠共赢的良好局面。
此次大会启动了“长征镇居民区百事汇在线学习平台”,成立了“长征镇橙色自治联盟”,启用了社区“小迈”暖心服务包,有效充实了全镇社区工作者的学习交流和资源共享平台,进一步规范服务方式、提升服务形象、丰富服务内涵,促进探索居居协作自治、居社共建自治、居企联建自治的社区治理新模式。镇人大主席汤平,区社区办副主任谈立雄,区民政局副局长施民,团区委党组书记何家骥,区委组织员(副处级)、组织部组织一科科长陈韵启动“长征镇居民区百事汇在线学习平台”。
据悉,长征镇青年社工学院是上海市首个街镇层面建立的专门针对青年社区工作者的系统培训平台。该学院以长征镇全体社区工作者为培训对象,全面强化教育,提升工作能力。从中,每年选调青年骨干若干名作为正式学员,进行系统化重点培养,作为社区领导人才储备。学院邀请和组建在社会治理领域有着丰富理论和实务经验的师资队伍,有效地开展教育培训活动等,着力针对社区工作者的“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进行综合的培养和考察。学院激励学员奋发进取,平等竞争,共同成才,鼓励个性发展,尊重个人选择,造就多样化人才,通过课堂教学、自我学习和岗位实践等渠道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法纪的复合型、应用型社区工作者人才。 学院首批共确立正式学员30名,均为长征镇社区工作者中的青年骨干,采取书记工作室成员带教、小班化教学、系统化培养的模式,为居民区党组织、居委会储备领导人才。
文军教授带来了长征镇青年社工学院首场讲座,就《社区建设与基层治理能力的提升》课题为长征社工授课。文教授介绍了国内社区管理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享了各地创新社区管理的成功经验及对未来上海提升社区管理水平的一些探索与思考。文教授的讲座内涵丰富,深入浅出,使与会的社工受益匪浅,并对如何立足岗位,开拓思路,做好社区工作有了全新的感悟。

今后,长征镇青年社工学院将在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的专业支持下,引入各方资源,利用好镇书记工作室的孵化平台,为全镇社工,特别是青年骨干社工带来更多形式丰富、贴近工作需要的培训,为他们的自身成长和职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助力长征美丽新家园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