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培养、坚定青年大学生党员的爱党、爱国、爱校情怀和政治信仰,11月1日下午,社会发展学院于涵芬楼召开“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坚定党员理想信念”的学习报告会。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邱伟光、社会发展学院党委书记熊琼、院长文军、党委副书记黄燕、院党委秘书陆芳萍、团委书记张睿以及社会发展学院学生党员共同参加,会议由党委副书记黄燕主持。

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文军教授首先对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进行解读,其主要从社会矛盾的转变和新的战略两个方面进行概括。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由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确定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到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的变化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新时代需要新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特别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不同于以往的城乡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而是城乡融合发展,未来城乡之间将形成基础设施均等化的趋势。这些均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共享发展的历史性新突破。同时,文军院长对当代青年大学生党员充满殷切期待,希望学生党员立足于自身专业,对新发展理念和坚定文化自信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产出更多更好服务于党和国家的研究成果。

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邱伟光教授对十九大报告进行解读,提出“勇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者和践行者”的要求。其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介绍:首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十九大报告的灵魂。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是时代的先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其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在新时期内,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关乎到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但必须认识到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国际地位没有改变;之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应当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然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行动纲领为“两步走”,分别是从2020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最后,邱教授期望在座的青年党员能够坚定理想信念,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胸怀天下,成长成才。
社会发展学院党委书记熊琼结合学院实际畅谈对十九大报告学习理解。十九大报告涵盖内容丰富,深入学习领会理解并实践贯彻是我们较长一段时间的重要任务,需要我们在学习实践中不断思考和总结。这需要学生党员结合专业研究,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和实践站位,将十九大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院将整合资源,设计安排系列学习活动,为广大党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十九大报告学习交流的平台,以推进党建工作视觉化、立体化,创新活动形式,从而更加有效吸引、引导青年参加基层党建的交流和学习;中国改革开放39年以来经济快速增长,对社会发展提出更多挑战。新时代催生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实践。青年党员应认真学习十九大报告,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发挥务实作风,大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为实现中国梦而做出自己的努力;在接下来的系列学习活动中,创新活动形式、宣传方式、活动形式,增强理论性,我们要始终牢记使命,牢记入党誓词,以作风建设推动社会发展学院建设。

在交流环节中,学生党员们也围绕党的十九大精神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就如何解决现阶段主要矛盾、如何将十九大报告描绘的我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内化到党员的具体行动中等一系列问题跟老师们展开了深入的交流。“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此次学习报告会作为“社想会”系列活动的开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仅仅是思想的交流,也是思想的互动,信仰的互动,通过交流和互动逐步加深了大家对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认识,不断坚定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信念。后期学院党委还将陆续推出学习贯彻十九大报告精神系列活动。希望可以促进我们每一个基层党员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历史使命感、责任感,立足岗位,奋发有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对青年人的寄语中说到:“青年人要到人民和基层中去,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今日的时代,我们距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从未如此之近。当下的中国,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信仰的光芒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