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院系新闻

第八届城市社会论坛“城市化进程与文化多样性”学术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

作者: 发布日期: 2017-11-07

 

2017114—115日,由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主办,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承办,《民俗研究》编辑部、《文化遗产》编辑部、《民族艺术》编辑部、《民间文化论坛》编辑部、《社会科学报》报社协办的第八届城市社会论坛,城市化进程与文化多样性学术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日本北海道大学、日本关西学院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河南师范大学、赣南师范大学、新疆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大同大学以及主办单位华东师范大学等20余所学术机构的60多名学者参加了会议。

4日上午,开幕式在华东师范大学法商北楼一楼报告厅举行,华东师范大学社科处处长吴瑞君、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党委书记熊琼、副院长田兆元、以及等所有参会代表出席了开幕式。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由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所长王晓葵教授主持。他指出:中国社会正处于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环境。此次会议旨在理解、观察、分析现代都市空间中,不同种族、不同的人生理想、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生活方式等共存的状况在不断加深而导致的新的 “文化多样性”,为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诸多问题的解决提供民俗学的贡献,同时也为民俗学研究的现代转型提供一个实验场。

王晓葵教授主持开幕式

吴瑞君教授代表华东师范大学社科处致辞,她为来自海内外六十多位与会嘉宾介绍了华东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类学科的发展情况及成果,详细梳理了由社会发展学院发起并主办的城市社会论坛的初衷及前7届的举办情况。

吴瑞君教授致辞

熊琼教授随后致辞,她首先代表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文君教授对各位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并强调,此次研讨会契合了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并促进了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社会文化的发展。

熊琼教授致辞

张士闪教授提出了今后加强民俗学学科校际之间的深度交流的期望,对会议主办方在城市社会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及积淀表达了赞许,并对会议的圆满举办表示了祝愿。

张士闪教授致辞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岳永逸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田兆元教授、中山大学刘晓春教授以及日本关西学院大学岛村恭则教授分别发表了题为《城乡连续体-平郊村的研究——人文区位学与民族学影响下的燕大“社会学实验室”》、《构建现代都市的传统面孔——解读上海创世神话工程》、《互为镜像的城市与乡村》、《日本“都市民俗学”的兴衰与当代转型》的主题讲演,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方式进行了城市化进程中都市民俗学的探索,给与会的青年学者提供了启发,得到了热烈的反响。

主题发言:岳永逸教授

主题发言:田兆元教授

主题发言:刘晓春教授

主题发言:岛村恭则教授

4日下午,39名专家学者在四个分会场同时进行了激烈的学术研讨。

在第一分会场参加研讨的专家学者有:桑山敬己(北海道大学)、徐赣丽(华东师范大学)、鞠熙(北京师范大学)、张士闪(山东大学)、王杰文(中国传媒大学)、夏循祥(中山大学)、张敦福(上海大学)、罗牧原(香港中文大学)、王立阳(华东师范大学)。

研讨会第一分会场

第二分会场研讨的专家学者有:王新艳(中国海洋大学)、杨旭东(河南省社科院)、薛罗军(浙江音乐学院)、李明洁(华东师范大学)、任志强(河南师范大学)、舒燕(北京语言大学)、储冬爱(华南理工大学)。

研讨会第二分会场

第三分会场研讨的专家学者有:程鹏(上海社会科学院)、彭莹(中共佛市市委党校)、李柯(华东师范大学)、童方云(常州民俗学会)、吴旭(华东师范大学)、唐璐璐(北京外国语大学)、吴昉(复旦大学)、董德英(山东大学)、穆昭阳(赣南师范大学)。

研讨会第三分会场

第四分会场研讨的专家学者有:姬广绪(中山大学)、邹淑琴(新疆大学)、王琴(中山大学)、安俭(华东师范大学)、谢晓洁(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王亮(浙江理工大学)、李沛霖(南京邮电大学)、中村贵(华东师范大学)、王文超(中国科学院)、马伊超(大同大学)。

研讨会第四分会场讨

在经过一下午的激烈讨论之后,大会举行了总结会。岛村恭则、杨旭东、姬广绪、田兆元分别作为四个分会场评议人代表对各分会场的研讨进行了总结。

研讨会总结:杨旭东老师

研讨会总结:姬广绪老师

115日上午,第一届“城市社会民俗学研究”青年论坛(暨“城市化进程与文化多样性”学术研讨会子论坛)也在华东师范大学顺利召开。青年论坛开幕式上,发起人王晓葵、张士闪、刘晓春、岳永逸分别致辞,发起人认为,比之前辈学者,青年学者自觉或不自觉地被更深度地卷入了城市化进程中,以民俗学研究为己任的青年学者既是都市生活的切身参与者,也是都市生活的敏锐观察者与思想者。有鉴于此,北京、上海、济南、广州四地民俗学者联合倡议举办“城市社会民俗学研究”青年论坛,为城市中的青年学者提供用民俗学、人类学方法研究城市社会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城市社会民俗学研究的发展。

青年论坛发起人之一张士闪教授致辞

 

随后,来自海内外共计17名青年学者分两个会场就城市文化多样性的相关议题展开对话和讨论。王杰文、徐赣丽、鞠熙、岳永逸、王琴、王立阳等老师分别担任评议人,为青年学者的研究提供了中肯而宝贵的意见。

青年论坛分会场一

青年论坛分会场二

闭幕式上,王杰文、岳永逸分别对两个会场的青年论坛开展情况进行了总结,他们指出,青年学者对于都市文化的参与和观察都十分有新意,但如何在民俗学学科的学术脉络下去找到问题意识是当前青年学者还需要再继续探索和实践的。 同时,他们期待青年学者们能肩负学科的责任意识和情怀,为都市文化领域的研究提供民俗学的学科贡献。

王均霞老师主持闭幕式

最后,会议表彰了3篇青年论坛优秀论文奖,5篇青年论坛题目奖。 至此,城市化进程与文化多样性研讨会及青年论坛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落下帷幕。

期待明年再会!

全体嘉宾合影

 

全体嘉宾合影